中醫的『整體觀』和『以人爲本』『辨證論治』的診療理念,恰能滿足家庭醫生作爲健康守門人的責任要求。掌握中醫特色理論和診療方法的家庭醫生可以通過體質辨識,以及中醫藥膳、艾灸、推拿、導引等手段及時『糾偏』,改善簽約對象的亞健康狀態。 2017中國家庭醫生論壇上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已有超過5億人有了家庭醫生,重點人群覆蓋率超過65%。在這支龐大的家庭醫生隊伍中,中醫大夫們以其獨特的療效、靈活多樣的服務,深受百姓歡迎。要提高家庭醫生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應讓中醫成爲這支隊伍的『標配』。 中醫重視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中醫『治未病』理念符合當下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變趨勢。論壇上,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在解讀【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時指出,國民健康生活意識日益增強,家庭健康管理意識逐步提升,積極預防的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報告顯示,93%的被訪者認爲『積極的健康管理方案』比『更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治療方案』更重要。國人對健康管理、疾病預防的重視必將釋放更多中醫養生需求。掌握中醫特色理論和診療方法的家庭醫生可以通過體質辨識,以及中醫藥膳、艾灸、推拿、導引等手段及時『糾偏』,改善簽約對象的亞健康狀態。 中醫的『整體觀』和『以人爲本』『辨證論治』的診療理念,恰能滿足家庭醫生作爲健康守門人的責任要求。家庭醫生需要爲簽約對象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治療方案,他們往往是全科醫生,以病人爲中心,爲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而中醫著眼於病人而非病症,中醫家庭醫生能因人、因時、因地,系統診療,整體觀照。 比如說,因爲工作壓力大、情志不舒導致的失眠和功能性腸胃病,常表現爲睡眠障礙,去醫院要看神經科,或表現爲腹脹、腹瀉、燒心反酸,去醫院要看消化科,但在中醫家庭醫生看來,或許一個方子就解決了問題,因爲這兩組症狀病機同爲肝氣鬱結,治療均當疏肝解郁。針對慢性病和疾病康復期患者,中醫家庭醫生優勢則更加明顯。 『我們調研時發現,基層居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非常強烈,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醫藥不能缺位。』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郭旭認爲,她是【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的起草者之一。推動中醫藥融入家庭醫生服務中,讓更多中醫加入家庭醫生隊伍,不僅能爲基層群眾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服務,增強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還能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壯大基層中醫藥隊伍,傳承基層名老中醫經驗,讓更多民間的中醫適宜技術和特色療法薪火相傳。 讓中醫藥融入家庭醫生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方面要增強人才儲備,如鼓勵和支持各地通過定向培養、招錄等方式,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招錄中醫學生,培養一批掌握中醫辨證論治思維和能力的全科醫生。另一方面,要在家庭醫生團隊中配置中醫類人員,讓中醫成爲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標配。還應在服務內容、服務主體和服務流程上下功夫,例如針對重點人群、重點病種等制定中醫藥特色服務包,明確干預措施實施、管理信息採集等主要環節的中醫藥健康管理要求。更要充分藉助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技術優勢。『大數據能夠幫助基層衛生計生部門分析當地人群的疾病特點,預測當地多發病,從而篩選出中醫的優勢病種,爲基層中醫提供優化的中醫臨床方案。』 國醫大師孫光榮認爲,大數據還有利於挖掘整理名老中醫經驗,促進基層中醫人才培養。 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的目標實現時,希望中醫成爲家庭醫生團隊的『標配』,每個家庭都能便捷地獲得中醫服務,讓中醫和西醫一道同爲國人身心健康的守門人。(黃蓓)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