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健康報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6年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調查結果。據悉,這是繼2014年之後,該局第二次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開展此類大型調查。此次調查覆蓋全國30個省(區、市)984個縣(區)1968個鄉鎮(街道),共調查15歲~69歲常住人口近9萬人,將爲今後有針對性地提升公眾中醫藥健康素養水平提供支撐。 公眾由『知』到『信』 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全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普及率爲91.86%,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爲12.85%。與2014年相比(分別爲84.02%、8.55%),兩者均有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城鄉之間上述兩組指標數據差異也大幅縮小。課題組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譚巍介紹,2014年,城市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爲13.83%,而農村只有3.3%,相差約4倍。而此次調查顯示,城市居民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是18.21%,農村爲9%,後者增長幅度極大,使得城鄉差異顯著縮小。 此外,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閱讀率、信任率較高,並開始呈現由『知』到『信』的轉化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閱讀率爲89.70%,信任率爲89.30%,行動率爲52.83%。已有40%~80%的人群基本形成對中醫藥健康文化的信任和應用習慣。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查德忠分析,這說明隨著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普及工作的進行,民眾極大程度實現了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由『知』到『信』轉化,但是,由『信』到『行』之間的行動壁壘需要進一步打破,提示未來在繼續做好中醫藥健康文化普及的同時,更要在『行』上下功夫,突出中醫藥適宜方法技能相關的培訓和推廣等。 老年人素養低於預期 老年人愛中醫、信中醫、懂中醫,似乎是公眾普遍印象。但此次調查結果卻意外推翻了這一認知。調查顯示,60歲~69歲年齡段的人群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低於平均水平。 譚巍介紹,該年齡段人群與其他年齡段最大的差別是信息理解能力,僅爲23%,遠低於25歲~34歲年齡段的35%。這也與該年齡段受教育水平顯著相關。其次,數據顯示,老年人群雖然對養生知識信息非常感興趣,但對信息的甄別能力不高,在當前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傳播者眾、渠道繁多、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容易照單全收、偏聽偏信。『這提示我們應該製作和提供通俗易懂、淺顯生動、更適合老年人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材料。』 與此相對,一般認爲對養生保健不感冒的90後人群,則在此次調查中得分很高。調查顯示,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最高的是25歲~34歲年齡段,其次爲15歲~24歲,覆蓋了整個90後人群。 『就像網絡熱炒的90後把泡枸杞茶當成新時尚,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示,90後人群對於中醫藥還是認可和認同的。』譚巍說。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健康報』,作者/崔芳,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