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2017印象·莫砺锋·宋代文化的“形而下”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8-1-5 11:21| 发布者: 延章| 查看: 1868| 评论: 0|原作者: 莫砺锋|来自: 中华读书报

摘要: 我的读书重点是唐宋文学,尤其是宋代文学,那无疑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但是任何“形而上”肯定无法脱离“形而下”的基础,文学也不例外。文学家无法脱离物质环境而只管写作,文学作品也一定会涉及衣食住行等内容。 ...

我的读书重点是唐宋文学,尤其是宋代文学,那无疑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但是任何“形而上”肯定无法脱离“形而下”的基础,文学也不例外。文学家无法脱离物质环境而只管写作,文学作品也一定会涉及衣食住行等内容。比如苏东坡、黄山谷经常在诗文中写到食品。东坡是位美食家,自称“老饕”,他对食物的态度是“鸡猪鱼蒜,遇着便吃”。其友李常是江南人士,江南盛产河豚,李常却畏其有毒而不敢品尝,东坡则赞美河豚“值那一死”!唐人韩愈贬至岭南,对以海味为主的“南食”避之惟恐不及,东坡却撰文赞美海南的蚝,还告诫儿子苏过“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所以苏诗、苏文中写到的食品不计其数,生活气息极为浓厚。黄山谷的食谱不如东坡之宽,但也曾在诗中咏及莲子汤、豆粥、蛤蜊、黄雀鲊等食物。至于比较高雅的茶,更在苏、黄诗中大放异彩,东坡的《汲江煎茶》、山谷的《双井茶送子瞻》,都已成为宋诗名篇。当然,有些“形而下”的物品就是文人雅致生活的物质基础,更加受到文人青睐。作为书法家的苏、黄对文房四宝极其热爱,视为形影不离的密友。东坡不但精于鉴定笔墨纸砚的品质,而且喜欢制墨。他在儋州时曾让友人潘衡在家里设灶制墨,半夜失火,房屋差点化为灰烬。山谷不但喜爱笔墨纸砚,还性喜焚香,曾亲自制香,在宋末陈敬所著的《陈氏香谱》中,便记载了山谷发明的“黄太史四香”。山谷有诗云:“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意即缭绕的香烟能抵御尘俗的氛埃,从而保持心灵的清澄空明。可见即使专治宋代文学的人,也绝对不能忽视“形而下”的重要性。可惜古人不喜将“形而下”的内容载于竹帛,在浩如烟海的宋代典籍中专记衣食住行的著作寥若晨星。

我为何突然发此感慨?原来我今年读了两本论述“形而下”的宋代文化的好书,想在盘点年度读书清单时谈几点感想。第一本是傅伯星著《大宋衣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0月版。此书的最大优点是图文并茂。作者是一位资深美术编辑,擅画古装人物,也喜爱研究历史。作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广泛收集有关宋代服饰的各类形象资料,分类整理后将所有图像用毛笔临摹成线描画,再配上说明文字。全书内容以宋代服饰为主,以宋代器物为辅。对我来说,书中有许多图像从未寓目,还有一些虽曾寓目但原图看不清楚,或虽能看清却不知其为何物,阅读此书便一目了然,多年积疑,一朝而释。比如宋人笔记称宋子京多内宠,“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这“半臂”类似今天的T恤衫吗?它为何能用来御寒?看此书方知,原来“半臂”是穿在外衣之外的,颇似如今的短袖风衣。再如东坡诗云:“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男子簪花插在何处呢?看此书所载宋墓雕砖,方知花是插在帽子或头巾上的。还有东坡曾设计出一种顶短檐高的帽子,风行一时,人称“子瞻帽”或“东坡巾”。它到底是什么模样?看此书据北宋乔仲常所绘《后赤壁赋图》临摹的图像,可知它就是赵孟𫖯在《东坡像》中所画的样子。因为乔仲常是东坡的同时代人,所画可信。书中的器物图也一样有趣。比如“肩舆”或“篮舆”,这种代步工具就是轿子吗?东坡贬至海南,有诗题作“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云。此时东坡的身份已是罪官,怎能乘坐轿子招摇于道路?看此书所引宋末龚贤画,方知肩舆仅由三板、两杠组成,无顶无底,四面亦无遮挡,极其简陋。东坡年老体弱,以此代步无可非议。全书的绘画线条流畅,形体准确,赏心悦目。诸如嬉戏中的儿童,表演中的歌儿舞女,莫不吴带当风,颇有飘逸灵动之美。《农事图》中的镰刀、犁、锄等农具,形状与我插队务农时所使用的一模一样,看来倍感亲切。

第二本是田建平著《宋代出版史》,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版。此书体大思精,学术性很强,其中有些内容如《朱熹的阅读观》《党争文化心态与书籍出版政治》等章节,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但是全书有相当篇幅叙述书籍出版的物质形态,仍属“形而下”者,这是我最感兴趣而先行抽读的部分。像《宋代书籍设计、插图及美学特征》《宋代印刷物质材料的生产、消费及文人癖好》诸章,内容丰富多彩,叙述生动有趣,既引人入胜,又益人心智。比如后章中详述宋代文房四宝之丰富,可见宋代书法、绘画的巨大成就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宋人对文房四宝的讲求真是精益求精,他们对笔、墨、纸、砚的热爱甚至影响到诗文创作,此书中说到的一种笔中极品“猩猩毛笔”,便曾催生出山谷的名诗《和钱穆父咏猩猩毛笔》。这枝名贵的毛笔是钱穆父出使高丽归来赠送给山谷的,山谷视若拱璧,东坡也很喜爱它,每次从山谷的书案边走过,都要情不自禁地拿起此笔写个痛快。当然宋代文人并不总是手握名笔,东坡、山谷贬谪南荒时都曾用过当地的“鸡毛笔”,山谷在宜州所书的《题自书卷后》中记下了鸡毛笔的低廉价格:“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鸡毛笔大概就是此书中所说的“质量低劣的败笔”,可惜书中所述多为名笔、佳笔,没能解答长期困扰我的“鸡毛如何制笔”之疑问。《宋代书籍出版资金、利润、稿酬、技术及工价》一章,也相当有趣。此章介绍宋代印刷所用的字体除了唐代书家颜、欧、柳三体之外,也有作者亲自手书上版者。予生也晚,已无眼福亲睹宋版书的真容,阅读此书,不禁对宋版图书神往之至。此书篇幅长达113万字,我尚未读完全书,但已能断定它是我今年所读的最佳图书之一,愿向读者郑重推荐。

近年来学界对古代文化中的“形而下”者日益关注,相关的好书不断问世,孙机所著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从历史中醒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0月版)、《华夏衣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8月版)就是此类图书中的佼佼者。诚如孙机先生所言:“现今尊之为‘文物’者,在古代,多数曾经是日常生活用品,以其功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位置。……从探讨文物固有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出发,她们如同架设在时间隧道一端之大大小小的透镜,从中可以窥测到活的古史。倘使角度合宜,调焦得当,还能看见某些重大事件的细节、特殊技艺的妙谛,和不因岁月流逝而消褪的美的闪光。”我对此类图书的作者深表敬意和谢意,而且得陇望蜀,希望读到更多的同类著作。我尤其盼望着不久就能读到一本《大宋饮食》,把《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的汴京美食、《武林旧事》中记述的杭州美食细细道来,让大家知道大宋王朝的美食远远不止“东坡肉”和“宋嫂鱼羹”两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