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普通同袍、網友通過閱讀文中書籍來了解漢服已經足夠;但如果需要深入各方面對漢服進行研究,則還遠遠不夠,這方面資料日後整理分享。文中藍色字體和書籍配圖為編輯所加。 漢服相關書籍閱讀指南 隨着漢服曝光率的增高,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它的人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網絡資料對漢服問題的解答能力愈顯局限,不少人開始將目光轉向與漢服相關的出版書籍,希望靜下心來更深入地理解這一被人遺忘良久的民族文化,但名目繁多的各類出版物實在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從何處下手。 因此我們對各地省級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進行初步統計後,將現有的漢服相關出版書籍分成『漢服、通史、專題、延伸』四大類。它們分別對應初識漢服、了解漢服、理解漢服和深入理解漢服四個認知階段,多有不足,僅供參考,希望能對大家的漢服相關書籍閱讀有所幫助。 一、『漢服』類·初識 即直接以『漢服』為主題的出版書籍。這裡的『漢服』指的是現代漢服復興運動中的『漢族民族服飾』,書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圍繞這一概念展開。 2008年版【漢服】封面 比如蔣玉秋等人的【漢服】,這是第一本直接以『漢服』為主題的出版書籍,作者是北京服裝學院的教師,以服飾文化研究為擅長,書中包羅了『漢服』的歷史、復興、製作及穿着禮儀等等各方面內容,儘管距離首次出版已過去近十年的時間,這本書在今天(2018年)依然是本比較不錯的入門讀物,有助於初識者對現代漢服概念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全面的認識。(不過書中有一些錯誤,應當注意——嘉林注) 楊娜主編【漢服歸來】封面 【漢服歸來】目錄 【漢服歸來】正文內容 再如漢服運動資深參與者『楊娜』編著的【漢服歸來】,去年(2016年)通過眾籌形式成功出版,是目前最新的一部『漢服』主題著作,作者同時也是【漢服運動大事記】的整理人『蘭芷芳兮』,書中內容似乎也延續了【漢服運動大事記】的路線,相比漢服本身,更側重於記錄漢服復興運動的發展過程,這與其作為社會學博士的學術背景或有一定關係。因此這本書其實更適合在經對漢服本身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透過漢服的社會現狀進一步思考其矛盾根源,從中獲得關於漢服未來發展走向的啟發。 【當代漢服文化活動歷程與實踐】 第4屆西塘漢服文化周·方文山簽書會 另有西塘漢服文化周主編出版的【當代漢服文化活動歷程與實踐】,也可一讀,書中主要有兩個看點,一是2014年第二屆漢服文化周主持調查、搜集、統計的【漢服組織名錄】【2003-2014新聞報道】【2014年漢服運動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等信息合集,一是經過篩選收錄的【漢服簡考】【漢服運動:一場『新民』的運動】【淺談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概念】等經典文章。與前面兩本書相比,這本書更像一本以漢服復興為主題的資料集,可以作為入門過程中更深層次的讀物,美中不足的是2014版中小錯誤非常多,2016年的新版應該有了很大改善,但閱讀過程中還是建議多加注意,尤其是統計的資料,參考為主,不可盡信。 該類目下可讀性相對較強的書籍主要就是這三本了,此外還有【醒獅國學】的某期漢服專刊、【紫禁城·打開古人的衣箱】等雜誌及【青青子衿】【新古典美學】等漢服主題畫冊,因可讀性相對一般,這裡不再贅述。 二、通史類·了解 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來概括這類書才好,它們的數量十分龐大,書名一般也都是『中國服飾』『古代服飾』『中華服飾』之類的龐大概念,常常能從草葉獸皮一直講到旗袍馬褂或時裝,一翻開就是漫漫五千年、方圓千萬平方公里的着裝演變,只要是跟穿戴有關的,恨不得全都囊括進去,因此這裡姑且借用歷史學中的『通史』一詞呼之。 這些書絕大多數內容都屬於『漢族民族服飾』的研究範疇,但絕大多數作者都不會在書中明確『漢族』屬性,往往是需要自己去辨別和區分的,所以它們即便再淺顯也並非『零基礎』讀物,如果沒有一定的初識過程做鋪墊,讀起來很容易把自己繞進去,不過一旦能堅持讀完三四本,你對漢服的了解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能夠自己梳理出漢服歷史的大致脈絡,對其它同類書籍的撰寫套路也能掌握一二,從而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某個方向繼續深入探究。 不同版本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封面 2011年版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 以南京圖書館的館藏為例,如【一讀就懂的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飾五千年】【衣裳中國 中國歷代服飾賞析】【中國歷代服飾史】【中國古代服飾】【中國服飾】【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國服裝史研究】【中國服飾史話】【中國服飾藝術史】【中國服飾通史】等即屬此類。 三、專題類·理解 北京大學出版社【大明衣冠圖志】 如果把通史類的書比喻成食堂的大鍋飯,那麼『專題類』書籍就好比『開小灶』,它們會針對某個主題展開,如某個時間段、某些人群的着裝,或服飾中的某些元素,有時候論述形式的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專題,眾所周知的【Q版大明衣冠圖志】就是典例,它既是一個斷代史專題,也可以說是一個關於『漢服復原』的專題。 這類書顯然是需要更紮實的知識儲備才能真正消化的,必要時還得對『通史類』書籍有所『複習』,『了解』在這一過程中會進一步升華為『理解』,也許過去的很多疑惑都能順勢解開,時不時冒出恍然大悟的感覺,也有可能腦海里湧出更多的問題,產生更強烈地好奇心,督促自己不斷深入下去。 台灣出版的【中國古代衣冠辭典】 以南京圖書館的館藏為例,如分析一手資料的【中國歷代<輿服志>研究】、區分人群的【中國歷代帝王冕服研究】、區分朝代的【明朝首飾冠服】、服飾元素方面的【中國傳統服飾圖案與配色】、抽象內涵方面的【服飾與中國文化】以及工具書形式的【中國古代衣冠辭典】等等,均屬此類。 四、延伸類·深入理解 它們的主體內容並不是漢服,但和漢服有交集,或者能給漢服研究一些啟發,比如清朝、民國、近現代、同胞少數民族、其他東亞國家的服飾研究,以及戲曲、影視等表演藝術里的服飾論述,乃至歐洲服飾的歷史探究。 這些書的視野會比前三類更開闊,而且大多都跟當下現狀的聯繫十分緊密,如果說漢服是不曾真正消亡的,那麼這三百多年它一定是在這些看起來不重要的地方隱藏下來的,比起通史類和專題類書籍中的各種文物信息,這裡更有希望在蛛絲馬跡中發現關於漢族民族服飾的活態信息。 仍以南京圖書館的館藏為例,如【辮服風雲·剪髮易服與清季社會變革】【織機聲聲·川渝榮隆地區夏布工藝的歷史及傳承】【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中國民族服飾變遷融合與創新研究】【中國京劇服飾】【漢衣冠(鄭成功傳電影文學劇本)】等等,看似與漢服關係甚遠,實則暗藏一脈之親。 電子書VS圖書館 現在網上有不少漢服相關書籍的電子書資源,雖然很便捷,但大多數人都只有下載的時候看了一眼,因為這些書畢竟不是小說,很難快速閱讀和消化,也不便於隨手記錄和回顧,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能儘量充分利用當地的圖書館資源,因為圖書館的書都是經過了分類的,尋找一本書的同時往往能偶遇更多本同類書籍,甚至有一些新發現,另外圖書館的氛圍也確實比其它地方更容易讓人進入閱讀狀態,是消化乾貨的一處勝地。 本文由【扒一扒 那些書名里有『漢服』的書】、【扒一扒 那些書名里沒有『漢服』的服飾書】整合而成。◄ 作者:鏟史的 來源:漢服圖書館 配圖:嘉林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