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居民沈阿姨今年50歲,患高血壓8年了,一直在服用藥物,最近頭痛、失眠,到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就診。 診室內,國醫館館長陳可兒一邊望聞問切,一邊在作業系統中輸入方劑配伍。『這個方子整體不錯,但我建議加一味川芎。』在陳可兒院長對面的牆上有一台顯示器,35公裏外的嘉興市中醫醫院醫生通過遠程視頻參與診療的全過程。 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是浙江積極探索『互聯網+中醫藥』的亮點之一。近年來,該省貫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實施中醫藥大數據戰略,以改造中醫醫療機構服務流程、建設基層中醫館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互聯網國醫館等為抓手,着力破除傳統診療流程中的數據壁壘,加強中醫藥信息系統整合,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高度融合。 互聯網優化就診流程 患者少等3小時 醫院的掛號、收費窗口前往往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嘉興市中醫醫院門診樓一層的掛號、收費處,空間相對狹小,以往掛號、繳費的人常常排到門診樓外,既給就診患者帶來不便,也浪費了患者不少時間。如今,窗口前空無一人,貼着寫有『2017年6月15日起,取消人工窗口掛號,預約、掛號、繳費請選擇自助服務機』的告示。 2017年5月,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了【關於開展『看中醫減少跑』活動方案】,要求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中醫醫療機構內部醫療服務流程進行智慧化改造,通過線上服務,暢通診前、診間、診後信息化環節,完善服務體系,逐步減少掛號、繳費、取藥、取單、檢查檢驗等環節的無效時間,實現『看中醫減少跑』。 嘉興市中醫醫院積極響應,2017年6月中旬就取消了門診大廳人工窗口掛號,實現自助設備全覆蓋。病人在每個診室前即可一次完成預約、掛號、繳費流程。截至目前,共有53.3萬人次使用自助機掛號,佔比79.1%,75.5萬人次使用自助機進行繳費,佔比70.51%。把傳統門診掛號、候診、繳費等6次排隊,縮減至候診、檢查兩個環節。通過各流程間的數據共享,患者在院等候時間平均節約3小時以上。 除了優化就診流程,該院自2016年4月起就全面推行診間結算,所有門診病人均可在診室裏完成付費,門診醫保病人診間結算率約達21%。完成繳費的同時,藥房同步收到電子處方並開始配藥,繳費發票上直接提示取藥時間,無需再次登記。病人也可以在繳費頁面選擇快遞配送,無論中藥飲片還是代煎中藥,上午11點前完成繳費的患者,當天就能收到中藥。 『今年我院組織的第三方滿意度調查中顯示,門診等候時間的專項調查滿意度從66.25%提升至100%。』 嘉興市中醫醫院院長沈瑞林表示,近年來,嘉興市中醫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堅持『互聯網+』思維,圍繞便捷就醫的建設思路,在診間結算、移動醫療、自助服務、醫保流動支付等方面進行了試點和實踐,為患者創造了更好的就醫體驗。 數據多跑路 基層患者少跑腿 位於杭州市拱墅區的米市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6年就引入了智能開方系統。 據米市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佳琦介紹,中醫師在該系統的幫助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該中心的中醫藥服務量大幅增長,中藥飲片和非藥物治療服務佔比從最初的不足30%提升到近50%。 同時,中心通過互聯網建立了區域信息化平台,實現『檢驗通、轉診通、預約通、自助通、掌上通』中醫藥便民服務,還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定期上門、居家養老、健康檔案等服務。 『類似我們中心這樣的基層醫療機構,承擔了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角色。而中醫中藥深受居民的青睞,在治未病、康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互聯網+中醫藥」模式下,中醫藥服務在社區將發揮更大價值。』楊佳琦說。 近年來,浙江省以『中醫基層化、基層中醫化』為目標,建立基層中醫館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涵蓋中醫電子病歷、辨證論治、中醫知識庫、遠程會診、遠程教育、治未病等。目前,207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接入平台,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建設互聯網國醫館 創新診療模式 2017年底,以『中醫藥+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全國首家互聯網國醫館落戶烏鎮。前往該國醫館就診的患者通過互聯網即可完成預約掛號、個性化養生諮詢、智能中藥及膏方配送、在線支付等流程,大大縮短就診時間。 『基層中醫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辨證論治,我們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中醫藥應用平台,以辨證論治為核心思想,將證型、藥物禁忌、經典處方、上萬條知識條目凝聚成一套涵蓋疾病證型、治法、體質、處方、配伍的雲化解決方案。』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總設計師倪榮介紹,有了這個平台的支撐,相當於每個基層中醫的背後,都有一位名中醫在輔助開方。 目前,該系統已接入超過310家中醫館,覆蓋浙江省11個地級市,累計處方量超過180萬張,服務50多萬基層百姓。 2017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的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指導意見中要求,拓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到2030年,形成並發展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互聯網為依託、融入現代健康管理理念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浙江的探索值得借鑑,該省正在整合省中醫藥數據監測中心、省衛生信息中心資源,共建省中醫藥數據中心,不斷打通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牆』。(張斯文)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