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咖啡館到四川回鍋肉,三代人耕耘半個多世紀 和中餐館老闆路易斯的採訪約在了上午11點,對於下午2點才吃午餐的墨西哥人來說,這個時間餐廳還不算太忙。 不過路易斯依然認真地做著準備,廚房備料、餐具擺放、地面清潔各個環節都一一查看,不時跟雇員交待著注意事項。很難想像眼前這個30歲的年輕人,已經是墨西哥城最知名的廚師之一。2016年,在全球知名的聖培露世界青年廚師大獎賽中,他入圍拉美賽區前十,是唯一一名中餐廚師。 在他經營的餐廳里,食客卡門告訴記者,之前有許多朋友給她推薦了這個地方,說想吃正宗的中餐一定要來。 如今,路易斯的餐廳已經成爲墨西哥中餐的代表,不但備受當地人歡迎,還登上了【孤獨星球】等旅行指南,成爲國際遊客也會造訪的墨城地標。 麵包房裡長大,見證華裔艱難創業史 路易斯其實是華裔,祖籍廣東中山,母親也出生於墨西哥,整個家族在墨西哥已有三代。在墨西哥出生長大的路易斯,去中國之前,一句中文都不會,跟家人也是用西班牙語交流。路易斯的職業選擇,源自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他的家族發展史,堪稱華人在墨西哥發展的縮影。 19世紀晚期,大量華工來到墨西哥參與這個年輕國家的建設,到1920年,華人已是墨西哥第二大移民群體。路易斯的曾祖父也在這一時期來到墨西哥謀生。然而很快,墨西哥持續的戰亂以及排華政策,令大量中國移民被迫離開,這也包括路易斯的曾祖父。 直到1947年,路易斯的家族才重返墨西哥,他的祖父在那一年來到墨西哥城。當時墨西哥華人能幹的工作並不多,和許多初來乍到的華人一樣,他的祖父開了一間餐館謀生,取名『上海餐廳』。 彼時,中餐館最常見的經營模式被稱爲『中國咖啡館』。雖然名爲咖啡館,但小小的店面,除了隨時供應現烤的麵包和熱騰騰的咖啡之外,還有炒麵、炒飯、甜酸雞柳這些墨西哥人喜愛的中餐,甚至連烤牛肉、玉米餅等墨西哥菜餚也應有盡有。豐富的菜品,低廉的價格,讓『中國咖啡館』深受墨西哥人歡迎。 養活了三代人的『上海餐廳』如今仍在營業,正是在這裡,十幾歲的路易斯愛上了烹飪。『小時候最喜歡在麵包房裡睡覺,不但暖和,還可以自己做小麵包玩。』路易斯回憶說,『再大一點的時候,就要在餐館裡幹活幫忙。』 聽不懂師傅說什麼,就把做菜過程畫下來 15歲那年,路易斯獨自一人來到中國學習中文,同時他還給自己布置了一項額外的任務,學做正宗的中餐。在廣州,他白天學習中文,晚上則去烹飪學校學習粵菜。 墨西哥與中國遠隔萬里,不但物料難以供應,口味也要適應當地人,這樣做出來的墨式中餐,跟正宗味道相去甚遠。路易斯說,那個時候,他幾乎一句中文都不會,學做菜的難度可想而知。路易斯拿出來幾個厚厚的筆記本,上面寫滿了他當時聽課時做的筆記。 筆記本上常常是這樣的簡筆畫:一條魚臥在盤子裡,下面墊了筷子,旁邊還畫了一個三層的蒸箱。畫面周圍用西班牙語記述了配料、烹飪時間。然後還能零星看到幾個寫得不太熟練的中國字:『蒸』『看火候』『鮮』『滑』…… 這便是路易斯學習『清蒸魚』的方法。『那時候我幾乎聽不懂師傅在講什麼,就看他們做菜的過程,然後畫下來。』 除了這些菜餚的圖畫,筆記本上也有不少肖像畫和塗鴉。『有時候實在是聽不懂了,我就走神了。』路易斯笑著說。 挑戰不光是語言。路易斯回憶說,師傅教做魚,讓學員去水缸捉魚然後現場宰殺,儘管在餐館長大,但他從沒幹過這樣的工作。他至今還能記起活魚從手中一再逃走、周圍人笑作一團的窘境。 回到墨西哥後,路易斯考入了聖安赫爾高等教育中心——墨西哥知名的餐飲專業高校。這期間,他還多次前往中國,在上海的大酒店實習,在香港學習港式點心,到北京學習烤鴨技藝。到畢業時,路易斯已經會做中國多個省份的特色菜。 同時他也意識到,中國如此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在墨西哥尚不爲人知。『中餐在墨西哥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便宜、不上檔次。』於是他決定,在墨西哥城開一家正宗的中餐廳。 客人吃到正宗回鍋肉,以爲自己得了過敏症 過程總是一波三折。 他先在自家的『上海餐廳』做了嘗試,改變了一些菜餚的配方,試圖加入更多的正宗中餐元素。然而得到的卻是顧客的抱怨——『40年前我就開始在這裡吃飯,但現在的菜完全不是當年那個味兒,你們換廚師了嗎?』 路易斯意識到,要讓吃了幾十年墨式中餐的顧客接受正宗中國菜,並非想像中那樣輕而易舉。 於是當他自己的餐廳——亞洲灣酒家開業時,他還是準備了兩本菜譜:一本給墨西哥客人,裡面有炒麵、炒飯、甜酸雞柳、西蘭花牛肉等墨式中餐;一本給中國客人,裡面有正宗的中國菜。同時,他認真培訓餐廳的服務人員,讓他們對中國菜餚有充分的了解。路易斯說:『這樣墨西哥客人點菜的時候,服務員就會說,如果他想吃熟悉的那些中餐,我們可以供應,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想推薦幾道更加正宗的中國菜,然後開始介紹這些菜餚用的什麼原料,是什麼味道。』 有一次,一個醫生朋友來吃過四川回鍋肉之後跟他說,自己好像食物過敏了,舌頭感到有些麻痹——其實只是吃到了花椒而已。經過路易斯的耐心解釋,這位朋友明白了花椒是一種常見的中國調料,自此之後就喜歡上了回鍋肉。 漸漸地,墨西哥顧客開始習慣以前沒有吃過的中國菜,然後路易斯就會將這道菜挪到那本給墨西哥客人的菜單中去,日積月累,經過5年時間,兩本菜單已經合二爲一。墨西哥人接受了麻辣耳絲、爆炒豬肚、北京烤鴨這些菜餚,特別是餃子,已經成爲亞洲灣的招牌。 爲了推介中國菜,路易斯還積極參加各種廚藝大賽,逐漸在墨西哥城的廚師圈裡建立了知名度,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和他的中餐廳。 『我覺得在北京奧運會之後,媒體對中國的報導越來越多,墨西哥人也開始對遙遠的中國產生了興趣,他們自然也會想來嘗嘗中國菜到底是什麼樣。』路易斯說。 『亞洲灣每周製作和銷售的餃子超過2000個』,墨西哥記者奧林在一篇報導中將路易斯稱作『墨西哥城餃子藝術家』,稱他製作出的每一道菜都有著他在中國和墨西哥烹飪實踐的烙印,從而將千年美食文化呈現在人們面前。 這也是路易斯一直希望做的事情。他說:『原來我們做中餐是爲了謀生,現在我要做的是文化,讓墨西哥人吃上正宗的中國菜。』 (本報駐墨西哥記者李強、王驍波,本報墨西哥城電)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