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論經緯·親近傳統如何避免附庸風雅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8-1-12 09:05|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032| 評論: 0|原作者: 於可訓|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一味消費傳統文藝,易將傳統文藝置於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尷尬境地,敗壞傳統文藝聲名,褻瀆傳統文藝尊嚴。親近傳統文藝,首先要心懷足夠的誠意與尊重 傳統文藝注重通過審美鑑賞滋養人心,即 『風以動之』『教以化 ...

一味消費傳統文藝,易將傳統文藝置於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尷尬境地,敗壞傳統文藝聲名,褻瀆傳統文藝尊嚴。親近傳統文藝,首先要心懷足夠的誠意與尊重

傳統文藝注重通過審美鑑賞滋養人心,即 『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親近傳統文藝,需多品味其中深意,加強藝術修養,避免浮光掠影,耽於歡愉

藝術接受不是單一的施與受,而需接受者積極能動的再創造。傳統文藝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這種再創造的應有之義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尤其傳統文藝得以強力推動:吟詠詩詞、研習書畫、欣賞戲曲之風愈加濃厚,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但毋庸諱言,目前整個社會對傳統文藝的認知普遍不深,不明其理而好之則易附庸風雅。如何找到正確門徑得以登堂入室?這裡從藝術接受的角度談一點淺見。

心懷尊重切實研習,避免借傳統標榜自我

今人應對傳統文藝懷有足夠尊重和敬意。傳統文藝是中國古代社會留下的寶貴遺產,是包括原始藝術在內歷朝歷代人民和藝術家勞動創造的結果,凝聚先民的心力和智慧。因為有他們留下的這份寶貴遺產,我們才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文藝傳統源遠流長。但是,就我個人觀察,當前普遍存在如下幾種情況,皆是對傳統文藝缺少應有尊重和敬意的表現。

其一是僅以傳統文藝為時尚點綴。如同30年前舶來的麥克鏡、牛仔服、三洋機是一種洋時尚,今天,傳統中國書畫、古典戲曲、唐詩宋詞正成為一種新時尚。許多人不去真正學習和了解有關知識,只滿足於以愛好傳統文藝標榜自身,以之為茶餘飯後談資。就像梁啓超批評新派詩人喜歡摘引新名詞以示新潮,這種談論傳統文藝為炫耀時髦手段的做法,雖表面繁榮,實則製造虛空泡沫,最終不是讓傳統文藝得到發揚光大,而是導致傳統文藝空心化。

其二是以傳統文藝為戲謔惡搞對象。文藝當然有娛樂作用,但是以文藝為娛樂,應從文藝作品固有形式和內容出發,尊重藝術家獨特的藝術創造,而不是隨意歪曲篡改,戲謔醜化。

其三是以傳統文藝為商業牟利之用。從社會學角度來說,傳統文藝作品作為經典流傳到今天,包括它的作者,即那些同樣作為經典的藝術家,他們的名氣和地位都是一種資本象徵。這種資本,今天正被人們用作商業活動招牌,以此招徠看客、吸引買主,謀求超出常規資本的高額利潤,將其化為無限膨脹的商業利益。如書畫市場借古代名家名作之名批量製造書畫贗品,影視行業假借古代名家名作之名其實不副的改編等,將傳統文藝置於魚龍混雜、良莠不分、真假難辨的尷尬境地,敗壞傳統文藝聲名,褻瀆傳統文藝尊嚴。 

澄心靜慮用心體會,避免浮光掠影心不在焉

親近傳統要懷有鑑賞態度,從藝術鑑賞中獲得應有審美感受。文藝作用於人,本來就是依靠審美鑑賞。通過審美鑑賞獲取感性經驗,而後受到觸動,產生精神愉悅。中國傳統文藝受獨特社會文化影響,更強調這種作用方式。古人很早就有『風動』『教化』的說法,所謂 『風以動之』『教以化之』,都是指這種作用於無形的感性方式『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梁啓超把小說對人的作用,總結為『熏、浸、刺、提』四種力,說『人之讀一小說也,不知不覺之間,而眼識為之迷漾,而腦筋為之搖揚,而神經為之營注』, 『如入雲煙中而為其所烘,如近墨朱處而為其所染』,都是指文藝通過感性方式對人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中國古代抒情文學作品,講究創造意境,追求『言外之意』『韻外之致』,更需要藉助感性經驗和體悟。其他如書畫戲曲也都有其獨特的感性形式,如書畫中的留白、戲曲中的寫意。

接受傳統文藝,要注意把握傳統文藝的這種感性特徵,不但要靜觀默察,辨識精微,而且要澄心靜慮,用心體會。只有這樣,才能從欣賞傳統文藝中得到審美享受,達到涵養性情、提高人文素質的目的。中國古代文藝鑑賞講究反覆『品嘗』、咀嚼『玩味』,就是這個意思。詩人元好問說:『文須字字作,亦要字字讀;咀嚼有餘味,百過良未足。』朱熹教人讀詩說,在看註解之前先反覆吟詠,看註解之後,『又吟詠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浹洽,方有見處。』嚴羽也說:『讀騷之久,方識真味。』以上說的是文學,書畫戲曲鑑賞也是如此。傳說唐代畫家閻立本到荊州觀看南朝畫家張僧繇舊跡,第一日粗看,說張是『虛得名耳』,第二日看得稍細,則認為是『近代佳手』,第三日看得更細,又認為是『名下無虛士』,最後竟『坐臥觀之,留宿其下,十餘日不能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見戲迷觀戲,或以手擊節,或搖頭晃腦,或昏昏若睡,或亢聲叫好,皆如痴如狂。如此等等,都說明欣賞傳統文藝,要再三誦讀,反覆觀看,細心把玩。若心浮氣躁,讀文一目十行,誦詩有口無心,賞畫浮光掠影,聽戲心不在焉,或貪戀聲色之娛,徒盡耳目之歡,是不能指望從傳統文藝中有所得的。

黑格爾曾有這樣一個說法:『藝術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識性的感覺,至於嗅覺、味覺和觸覺則完全與藝術欣賞無關……這三種感覺的快感並不起於藝術的美』,而視、聽感官則可以直接從藝術對象那裡得到美的感受。馬克思也把能欣賞音樂、繪畫這兩個審美器官稱作『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問題是,這樣兩個審美器官在當今社會都在發生異化,由藝術審美活動的主要感覺器官,異化為如同嗅覺、味覺和觸覺那樣,『完全與藝術欣賞無關』的器官,因而它們在藝術欣賞活動中,只能感受到『單純的物質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觸的性質』,即只能感受到器樂或人聲發出的音響、線條或色彩構成的圖案,而不是引起精神愉悅和審美感受。從這個意義上說,接受傳統文藝有必要通過加強人文素質和藝術修養,使這種異化了的審美感受能力得到回歸。否則,正如馬克思所說:『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

領略精髓積極創造,避免抱殘守缺,被動接受

親近並接受傳統文藝,不能僅止於被動地受到感染、接受薰陶,在接受過程中,還要有積極能動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包括兩個方面,兩種形式。一種是將傳統文藝作為接受對象,在個體接受活動中的再創造。藝術接受活動,不是簡單的施受行為,而是接受者對接受對象積極能動的再創造過程。面對傳統文藝,接受者只有調動自己的個體經驗和知識修養,通過想象和聯想的再創造,把握住接受對象,讓接受對象入腦入心,進而體悟其要旨,領略其精妙,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所以作家廚川白村把藝術欣賞稱之為『二重的創作』,認為是藝術品『刺激了讀者』,使他『自行燃燒』,『自己喚起自己體驗的內容來』。魯迅也說,閱讀文學作品『讀者倘若沒有類似的經驗』,不能進行再創造,作品『也就失去了效力』。當然,不同形態的藝術作品,對這種再創造的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說來,訴之語言文字的文學,較之書畫戲曲藝術,對這種再創造的要求可能更高。但不論何種傳統文藝形式的藝術接受,都不可能是完全被動的,都需要接受主體參與其中的積極能動再創造。

另一種是傳統文藝作為文化資源和藝術經驗,在當代文藝創作中的再創造。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對傳統文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個民族的文藝傳統生生不息,綿延不絕,不單單是靠古代文藝作品代代流傳,更重要的是把創造這些作品的藝術經驗,通過新的創造轉化成現代審美形式,使傳統得以繼承和發展。離開這種『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傳統文藝只能是古舊的藏品,不可能獲得新的生命。從藝術接受角度看,這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消費創造出新的生產需要』,創造出生產的『動力』『目的』和『對象』。例如從上世紀40年代到五六十年代,人民群眾喜愛的古代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就作為一種『新的生產的需要』,促使作家創作出新的『革命歷史演義』和『革命英雄傳奇』,從而使這種古代長篇小說文體得到繼承和發展。再比如『新民歌』和『新辭賦體』,是對古代民歌和辭賦體裁的轉化,80年代以來『朦朧詩』對溫李一派詩風的轉化、『新筆記小說』對古代筆記文體的轉化等等,都是讓傳統通過『創造性轉化』得到『創新性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文藝要真正對當今社會發生作用,獲得新的生命力,無論如何都離不開今人積極能動的再創造。

總結起來,由跟風而入虔敬,由裝飾而入審美,由被動而入主動,如果做到這三點,庶幾可謂真風雅。

(作者為武漢大學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