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黃興濤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59.00元 黃興濤教授新著【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近日出版。這是作者窮近二十年之功而寫成的一部厚重的歷史研究著作,甫一問世,年末不少媒體紛紛將其列入年度『十大好書』榜單。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緣何一出版就引起各方的關注?筆者連日展卷拜讀,深深為其吸引,該著立意深遠,視角新穎,卓見迭出,讀來痛快淋漓,故不揣簡陋特撰文向社會推介。 『歷史沉澱於概念』 『中華民族』觀念的傳播與認同,毫無疑問是近代中國極為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社會文化現象,它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精神與民族、國家命運。【重塑中華】以『中華民族』概念符號為中心,系統而深入地敘述了清代至全面抗戰時期『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確立、傳播、強化與普及的歷史。這一歷史不僅強烈影響了20世紀以來中國的歷史進程,還將繼續影響未來中國的發展。因此,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事關現代中國人自身認同,更關乎中華民族復興的未來走向。 『歷史沉澱於概念』(方維規教授語),『中華民族』是近代中國才出現的新名詞和新概念,亦是近代中國政治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主導概念』或『基本概念』。作者對這一問題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10月於武漢東湖召開的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作者所提交的【民族自覺與符號認同——『中華民族』觀念形成與確立的歷史考察】論文即引起學者們熱烈的討論。其後,概念史研究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熱點領域,至今方興未艾,黃興濤教授是該領域重要的先行探索者,創穫頗多。受新文化史影響,【重塑中華】以觀念符號為探究對象,與其說其旨趣在於揭示微觀現象,不如說其志在洞悉微觀問題背後的意義。該書批判繼承德國科塞雷克為代表的概念史學派的做法,致力探討『中華民族』這一影響民眾的社會政治的『基本概念』的形成、內涵演變、實際運用及其社會文化功能問題。作者並沒有局限於單一概念本身,而是放寬視域,對平行的、相近的、對等的、頡頏的概念群進行了深入比較研究,其中平行概念諸如:中國、中華、民族、國族、中國民族、中華國族、全民族、民族主義、國民、同胞、中國人、華人、華僑、少數民族、炎黃子孫、黃帝子孫、民族英雄、中華民族復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頡頏概念諸如:漢奸、華奸、民族敗類、民族罪人、亡國奴等,均在作者考察和比較研究的範圍內。在這些概念中,毫無疑問最為重要的是『中華』與『民族』這兩個核心名詞。 『中華』一詞亦與『中國』緊緊聯繫在一起。『中國』何時開始成為現代意義國家名號?中外過去通行看法認為在中華民國之後,作者認為這一說法不過是想當然耳。作者指出『中國』是歷史上王朝國家通稱,『中國』作為現代意義的國家名稱在晚清就已得到重塑,絕不能忽視清王朝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中華民國』仍稱『中國』也是這一獨特政治傳統的歷史延續。『中華民族』概念,雖然在二十世紀初即提出,但完整意義上的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確立,乃是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才得以最終實現的。『中華民族』一詞取代或超越『漢族』,並不只是一個民族稱謂的問題,同時意味着一種觀念的轉變,那是歷史地、連續地、融合地、開放地看待中國主體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在對『中華民族』概念的研究中,作者充分注意語言中介的重要作用,努力探討這一概念背後的各種象徵、隱喻、想象、儀式和心態,從而揭示出近代國人民族自覺與民族認同這些價值觀念的意義。『中華民族』概念本身的形成史,即顯示出在歷史進程中,傳統文化政治資源『中國』『中華』,與現代思想政治資源『民族』之間互攝、互鑒、互融,從而實現了傳統的延續與現代轉換。作者強調,不能只着眼於『中華』一詞將國家與民族統一起來這一點上,還應該看到『民國』與『民族』這兩個新生詞和概念本身,就存在一種來自西方的同一性和統一性,它們恰好體現了英美法Nation概念一體兩面的內涵。書中強調,『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與演進,一直伴隨着中西思想的遇合與古今觀念的交匯,表現出民族與國家的糾結,這直接影響到現代中國人民族認同方式的建立。 既重精英思想,也重大眾傳播 在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概念史的研究是對傳統思想史研究反思的結果,但這並不意味着作者完全忽視對傳統精英思想與經典文本的解讀。事實上,這本著作充分注意將傳統的精英思想史與新文化史有關方法結合起來,對晚清以來近代中國社會流行的思潮——『化滿漢畛域』『五族共和』『中華民族復興』『中國民族是一個』等進行重點探討,追尋其中『中華民族』觀念的時代意義。同時,作者還縱向梳理了晚清以降梁啓超、李大釗、孫中山等思想家的『中華民族』觀念,對他們的經典思想文本進行了再解讀,提出了不少獨特新見解。作者指出,梁啓超不僅創造了『大民族』觀念,而且可能是最早於1902年開始使用『中華民族』一詞者。李大釗1917年發表的【新中華民族主義】等文,揭櫫『中華國家之再造、中華民族之復活』的思想主題,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復興』理念最早自覺的導引。對於孫中山,作者既指出孫中山民初國族論的矛盾與含混,又論證了孫中山1919年前後中華民族觀發生了巨大變化,二者均對日後的國民黨內部思想造成了相當複雜的影響。此外,作者特別發掘了思想史上諸如劉揆一、申悅廬、吳貫一、夏德渥等『失蹤者』與『失語者』,專門剖析了謝康、芮逸夫、黃文山、林惠祥、黃奮生、顧頡剛、傅斯年、吳文藻、費孝通等學人的學術立場與思想貢獻。 顯然,作者既不滿足於『中華民族』概念本身意義的解讀,亦不滿足於傳統思想史只重視精英觀念及僅對經典文本的考察,作者強調『概念史』實踐和觀念『社會化』,力圖再現『中華民族』觀念的傳播史、接受史。具體而言,作者用力爬梳出大量史料,包括國旗、國歌、國號、建築、儀式、諭批、批文、祭文、題字、歌曲、戲劇、廣播、書法、廣告等等,分析它們對社會大眾接受與傳播『中華民族』觀念的功能與作用。作者慧眼獨具,第一次系統研究清季滿族留學生烏澤聲等人創辦【大同報】,發現該報是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重要來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作者對近代史地教科書給予特別重視,認為這是史學參與『中國』國家再造運動的自覺行動。 一幅民族國家認同的複雜歷史圖景 在『中華民族』概念的社會化進程中,近代國家體制、政黨政策的影響極為深遠。作者在這方面用力極深,創穫亦多。作者重點對清朝的中國認同、清季立憲運動、民國建立、抗日戰爭、戰後憲政實踐等重大事件的影響與意義進行分析,揭示其對民族自覺觀念形成的作用,積極回應學術界的有關民族認同的熱點問題,並多言人未言或未盡言,新意迭出。 針對美國興起的新清史研究中忽視滿人的『中國認同』問題,作者嚴正指出清朝的『中國性』,運用翔實史料論證入關後滿人皇帝即正式以『中國』稱其全部統治地區,而且利用【清聖祖聖訓】及康熙朝有關『中西禮儀之爭』等史料,有力地論證了早在1712年清朝皇帝的中國認同已無可置疑。 有關清季革命與改良的關係,過去學界多從對立角度看到的是彼此的矛盾分歧,作者指出兩者彼此間的『互動』和『同一』效果實際上甚為明顯。中華民族相關概念的形成,實不過是戊戌維新以降兩派之間,甚或是這些派別與清廷之間彼此互動的一種邏輯結果而已。 辛亥革命民國建立對中華民族觀念確立是一個最重要的基石。作者指出,不能忽視經由南北議和而達成『清帝遜位』事件及其所發布的清帝遜位詔書的意義。作者沒有因人廢言,指出袁世凱以民國臨時大總統和大總統的名義,自覺運用『中華民族』這一概念來處理邊疆事務,對國內各民族整體意義的『中華民族』一詞的使用相當自覺,這些言行對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與早期傳播,同樣意義非凡。 就國民黨民族政策而論,以孫中山1924年民族主義思想為基礎,蔣介石發揮的是從『宗族』到『民族』之路,而孫科繼承的則是從『民族』到『國族』之路,二者代表着國民黨民族政策的兩個方向。作者研究指出,蔣介石以『宗族論』為基礎的中華民族觀雖一時占據主流,但對其在國民黨內的影響不宜誇大,蔣『宗族論』的影響不過三四年時間。特別是戰後制憲國民大會制定的新的【中華民國憲法】,明確承認少數民族的『民族』地位,使得蔣介石不得不實際擱置『宗族論』,因此,『宗族論』只能是一種基本失敗的嘗試。 在細緻梳理相關史料基礎上,作者指出,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的『中華民族』觀念內涵較為含混,不少時候實際指的還是漢族或漢化民族的整體。這種情況直到全面抗戰前夕,才得到根本改變。至於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復興論』的反應,也經歷了一個從諷刺到有限談論的變化過程。背後的原因,既有蘇俄、共產國際的民族理論影響,亦有國內政治鬥爭的現實策略的需要,更為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帝國主義侵略促使中共領導人思想認知發生內在的、根本的轉變。 由此可見,『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就像一個多稜鏡,它多面向地折射出近代中國民族認同的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豐富內涵。作者運用歷時性與共時性兩種方法,將多元的歷史主體、駁雜的思想觀念、多變的政黨政策以及社會大眾認同實踐交織在一起,淋漓盡致地呈現出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認同的複雜歷史圖景。 【重塑中華】這種原創性、開拓性的研究,以概念史的理論與方法為主導,打破了傳統分科治學的樊籬,融思想史、政治史、社會史於一爐,這種整體史視域下的概念史研究,不僅明顯超越了作者先前的【『她』字的文化史】所呈現的文化史意境,亦為史學研究樹立了一種新典範。 還需要特別補充的是,近代以來國人『中華民族』認同的歷史並沒有終結,一直延續到當下。現實是歷史的延續,作者深知研究這一主題責任重大,並以章學誠名句『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來鞭策自己,其沉潛這一問題幾近二十年之久,亦可想見其苦心孤詣。【重塑中華】用豐富鮮活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那種平等一體的主導型中華民族觀念及其認同來之不易。作者倡導建立一種『多元一體、團結統一、人文是尚、和諧發展』的民族格局,用嚴謹的學術回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強音,相信一定會引起讀者強烈的思想共鳴。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