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改革開放潮起南粵,廣東省深圳市勇立潮頭,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個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經歷了滄桑巨變,卻保留着濃厚的傳統文化情結。深圳『懂中醫、信中醫、用中醫』的氛圍相當濃厚,在街頭巷陌,總有大大小小的中醫診所,幾乎每家藥房,都能找到中藥飲片。 2009年,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大幕拉開,2016年12月,深圳市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成為廣東省首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2017年4月,深圳正式啟動試驗區建設,加入改革大潮。在2017年底召開的深圳市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總結交流會上,深圳市衛生計生委主任羅樂宣說:『圍繞「中醫藥協調創新」主題,深圳的試驗區建設已成效初顯。』 放開手:讓社會辦中醫活起來 深圳今日的成功,得益於開放的姿態。在中醫藥工作的舉措上,深圳也以開放的姿態,投入了改革的浪潮。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政府要有所為,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 深圳響應號召,嘗試破冰,在鼓勵社會辦中醫上,敲下了一記響錘。相繼制定【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推動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取消了對社會辦中醫在選址、距離、數量等方面的限制,打破了社會辦中醫的『彈簧門』『玻璃門』,目前全市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達685家。 深圳市放開中醫師執業地點限制,率先實施中醫師執業一址註冊全城通用;建立了政府購買中醫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機制,放開民營中醫機構進入醫保限制,47家民營中醫醫療機構已成為醫保定點單位;對基本醫療服務量占一半以上的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的用水、用電、用氣與公立醫療機構同價;支持社會力量發展中醫醫療機構,培育連鎖中醫醫療機構發展;深圳福田區組建『1+X』區域醫聯體,並創新性地將社會辦中醫機構融入區域醫聯體建設,實施『以獎代補』,充分調動醫療機構積極性。 聚成團:讓基層醫生忙起來 在深圳百姓的心中,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簡稱『社康』)是他們觸手可及的健康『守門人』。目前,深圳初步形成了『一社區一社康』的發展格局。寶安中醫院(集團)立足於社區康復服務,主動將其優質的中醫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將服務觸角伸向更廣大的群眾。即使在基層醫療機構,患者也能獲得寶安中醫院(集團)診療方案一致、用藥目錄一致、質量保障機制一致的基本診療服務。 寶安中醫院(集團)院長朱美玲告訴記者,為了破解優質醫生資源沉不下去的難題,寶安中醫院(集團)『軟硬兼施』,一方面制定嚴格的紀律,沒有在社康工作經歷的醫生將在評獎評優的問題上失去競爭力;另一方面高薪招聘優秀人才坐鎮社康,提升薪資水平。與此同時,寶安中醫院(集團)還推出『名中醫下社康』項目,組織名老中醫到社區坐診、講座。 『服務到社康還不夠,家庭病床將是我們下個階段重點推的工作。』朱美玲表示。目前,寶安中醫院(集團)已經在多家社康中心開展家庭病床工作,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進入康復階段的病人提供貼心周到的家庭醫療服務。 家住寶安區海旺社區的羅大爺就是家庭病床的受益者。去年冬天,羅大爺因突發腦溢血被送到深圳寶安中醫院(集團)進行搶救,但留下了行動不便的後遺症。羅大爺出院回家後,寶安中醫院(集團)海旺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接過接力棒,安排醫護人員每周2~3次前往羅大爺家探望診治,運用針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為羅大爺進行康復治療。 2018年,深圳還將繼續在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底上下功夫,推動全市建立6個基層中醫藥工作指導中心,在全市80%以上Ⅰ類社康中心建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 牽上線:讓中醫服務飛起來 審方、調劑、覆核、煎煮、打包、配送、諮詢一氣呵成,不出半個小時,一位患者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就診取藥流程。在深圳,這樣的智能中醫藥服務系統已經開始為患者服務。送藥上門、中藥代煎、藥事諮詢這些詞語已經漸漸走入患者的視野。 『互聯網+中醫藥』模式通過系統完成藥品調配、中藥煎煮與配送,與醫院移動便民服務平台實現無縫對接,患者通過手機就能完成從掛號繳費到配送的全移動就醫流程。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區的中醫院基本建成智能中醫藥服務系統,開展了智慧醫院、智慧藥房、移動APP等項目,實現了中醫藥智能化預約掛號、費用支付、查取檢驗報告、取藥等功能。 目前,通過『互聯網+中醫藥』模式建立的智慧藥房已經與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寶安中醫院(集團)等200多家醫療機構簽約,日最高處方量達到2.5萬張,累計處方量360萬張,服務門診醫生超過2.5萬人,服務患者約130萬人。 下一步,深圳將制定中醫醫療機構建設標準、深化醫改推進中醫醫聯體建設,構建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綜合管理模板等改革措施也將陸續展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