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宣傳貫徹中醫藥法、制定【北京中醫藥『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意見】、推動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在獨具特色的『北京方案』引領下,改革結出累累碩果,全市占比不到20%的中醫資源提供了接近30%的服務。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五年,是不忘初心、胸懷夢想的五年,是砥礪奮進、碩果纍纍的五年。』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中醫藥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準確把握新形勢和新要求,實施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點工程;北京市醫藥分開中醫藥綜合改革開花結果,以藥養醫的機製得以破除,惠民政策不斷釋放紅利;中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為中醫藥特色優勢注入新內涵,中醫藥服務健康北京建設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醫改平穩過渡 中醫藥特色優勢更突出 2017年4月8日,北京拉開醫改大幕。設立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與取消藥品加成3項措施同步進行,旨在從制度體系上減少、遏制醫療機構在藥品上獲利逐利,規範醫療服務。改革提出規範中醫醫療服務,突出中醫藥特色,制定了關於改善中醫醫院和基層中醫藥服務,規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針灸和推拿)、中成藥、中藥飲片使用等的6個配套文件。 體現中醫服務的技術價值和發揮中醫醫院的中醫特色,被認為是此次醫改對北京中醫行業發展的最大意義。改革對96項中醫服務項目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其中普通針刺從每次4元調整為26元;艾條灸治療由4元調整為30元;普通拔罐治療由每次3元調整為18元,常用的中醫非藥物療法基本上都被納入了此次的調價與醫保範圍。 『目前,北京中醫藥行業已實現平穩過渡,改革成效顯著。』屠志濤介紹,『一是中醫醫院相關費用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全市中醫醫院的中醫藥特色更加突出,如在總體收入同比下降了2.5%的情況下,中藥飲片收入占藥品收入比重上升了5%,達到35%。三是有效管控促進了醫師診療活動更趨理性化,也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中醫師在實施非藥物療法時,更關注質量和療效,更加注重合理使用藥品;同時,老百姓在服務次數、服務質量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老百姓對醫事服務費、中醫非藥物療法項目費用所體現的中醫師的勞動價值比較認可。』 供給側改革 把中醫藥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2017年6月28日,北京中醫藥『治未病』健康促進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規劃,由來自全市中醫院、綜合醫院中醫科、社會辦醫機構的2000餘名中醫骨幹組成150餘個團隊開展實施。 啟動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毛偉豪掏出手機,掃向主辦方提供的二維碼。他發現,掃碼關注後,通過系統評估,服務對象被分為綠色(健康人)、橙色(愛好者)、粉色(家庭女主人)、黃色(老人)、藍色(已病患者)5種顏色,系統會根據顏色劃分提供科普推送、技能培訓、健康管理、已病治療、重點干預等10類中醫『治未病』精準服務。全市150個服務點均有顯著的二維碼標識,已有14萬市民通過掃碼接受了中醫服務。 近年來,北京市中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全面發力。屠志濤表示,『我們盡最大努力把中醫藥服務送到每一個市民的身邊。』 着眼於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北京市實施『北京中醫健康鄉村(社區)』 試點建設項目,組建由988名中醫人才組成的31個專家團隊,遴選101個中醫健康鄉村和社區試點建設基地,通過長期派駐出診、師承、醫聯體建設等方式,為建設基地的百萬群眾開展中醫藥服務。 着眼於中醫藥健康養老體系建設,北京市開展中醫藥健康養老『身邊』工程試點工作,在東城、西城、豐臺、石景山、大興、通州6個試點區遴選了一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中醫健康養老示範社區,開設105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專區、組建54個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聯合體,為試點區的100萬老年人提供『卡、包、崗』三結合的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 打造品牌項目 中醫藥人才培養邁上新台階 2017年9月24日,海淀區舉辦2017年名老中醫藥專家經驗傳承工作啟動暨拜師儀式,22名來自各醫療機構的中青年骨幹醫師將跟名師學習3年。海淀區衛生計生委主任甄蕾表示,海淀區已初步搭建區級中醫藥師承教育平台,並初見成效。 今年1月3日,朝陽區舉行中醫藥薪火傳承育星工程暨名中醫工作站啟動儀式。育星工程學員將跟隨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首都國醫名師等侍診抄方,進一步提升臨證水平。朝陽區衛生計生委中醫科科長馮傳友認為,此舉標誌着朝陽區已建立起系統完備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為發揮健身氣功在健身和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和中醫師的服務能力及整體素質,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聯合北京市體育局推出體醫結合『萬人計劃』,學員由北京市300餘名執業中醫師組成。此外,北京市還啟動實施了西學中高級人才培養、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改革、『雙百工程』、規培基地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三優教學團隊建設等一批人才培養項目。 整合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優質中醫藥資源,京豫宛三地聯合舉辦仲景書院,依託河南南陽張仲景故里的人文地理優勢,搭建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學術交流平台,建立『仲景國醫三師』專家智庫,5年內計劃培養300名『仲景國醫傳人』。 『面向未來,使命神聖,任重道遠。』屠志濤說,『我們有信心不斷完善發展政策與機制,推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穩步前進。』(栗征) (責任編輯:郭昱彤)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