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監測周期(1月13~19日),『中醫項目納入醫保』成為中醫藥領域的輿情熱點。監測顯示,微信平台共發佈14216條中醫藥相關圖文消息,微博平台共推送5141條信息。 轉載熱度前十的新聞如圖表: 重點事件輿情分析: 本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河北省中醫藥條例】,把河北省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等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同時將實行中醫醫院與同級綜合醫院病種定額標準相同的支付政策。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等多家媒體在本周內集中報道,引起人們對中醫藥更主動參與深化醫改的關注。 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可發揮更大作用,也能為走中國特色醫改道路貢獻更多智慧。同樣的疾病,運用中醫藥往往可簡便廉驗達到治癒目的。同樣的費用,運用中醫藥方法,較現代醫學方法,往往能治癒更多的病人,可節省醫保開支。 一方面,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中成藥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納入醫保,可為參保人提供更多選擇,滿足其中醫藥服務需求,增強群眾的中醫藥發展『獲得感』。同時,以更直接的途徑、更直觀的體驗,引導群眾由信而行,進而選擇中醫藥服務。 另一方面,中醫院和綜合醫院實現醫保報銷同病同標準,有利於中醫醫療機構發展。此前,同一病種,中醫院報銷比例明顯低於綜合醫院。新規的出台,將體現對中醫藥的傾斜政策,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疾病康複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醫藥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中成藥和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河北省中醫藥條例】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等納入醫保範圍,也是貫徹落實中醫藥法的具體舉措。 而山東威海,則早已開始相關探索,通過中醫優勢病種收付費方式改革,推動具有中醫特色優勢的創新技術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為全國做出了良好示範。將中醫藥納入醫保,於國家而言,可節省醫療開支;於中醫醫療機構而言,可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於百姓而言,可更好解決看病貴的問題,享受更豐富、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