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養生為健康養老提供新思路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2-5 00:0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746| 評論: 0|原作者: 陳玉屏|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3版

摘要: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是中國社會無法迴避的問題,根據全國老齡辦數據,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養老面對的諸多潛在問題接踵而來,總結其中日益凸顯的問題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人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是中國社會無法迴避的問題,根據全國老齡辦數據,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養老面對的諸多潛在問題接踵而來,總結其中日益凸顯的問題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人口比例失調、勞動人口短缺造成人工成本的攀高、無可控的醫養醫療成本高漲、醫療條件和設施等資源不均勻性、獨生子女無法按傳統的方式為父母『養老送終』、多數老人未具備足夠養老所需的物質和精神準備、老人自主自理能力的逐步喪失、養老性別的差異需求、經濟條件的差別、地區環境差異性、多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以及養老服務產業缺乏整體性的思考與布局等。

現今大多家庭為獨生子女,每一對夫婦的家庭負擔都很大。面對以上諸多無奈的現實,當下許多老人已經在慢慢覺醒,逐步從消極的養老過度到了積極的養生。已經或即將步入退休的養老族需要深刻正面認識、學會從容面對社會時代變遷的現實。傳統養老思維已經不能適應現實需求,養老首先需要從觀念上有實際性的突破,依賴養生去養老是最為可行、可靠的方式。傳統的中醫養生之道經過千年的總結與驗證,能為解決養老問題提供新的思路。最有效的養老方式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用到老』的積極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注重天人相應、形神相和,關注四時變化,講究飲食協調。比如扁鵲提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神能爽志以資氣血。攝生者,氣正則味順,味順則神氣清,神氣清則合真之靈全,靈全則五邪百病不能幹也。』另外,明代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更是系統闡釋了養生之道等。中醫養生之道凝結着古人的智慧,極具中國傳統特色,以下列舉幾點。

第一,重視修心養神。中醫理論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中醫養生之道認為『心安則神怡,神怡則氣順,氣順則血行,血行則形生』。就是說心態平和,自然身體健康。

第二,關注四時調攝。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認為起居生活要順應四時變化。

第三,講究飲食與五臟相和。中醫認為應該飲食有節,飲食和四時相順應,而且根據酸、苦、甘、辛、咸五味入五臟的理論,注重飲食與五臟相和,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第四,提倡運動養生。生命在運動,中醫養生提倡適量運動,中醫傳統功法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等在調養身心、強身健體方面有很大助益。

……

傳統中醫的養生之道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積極養老理念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早在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各國政府發布一份【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一書,把養老定義為『一個為增強健康、參與和保障生活質量而創造機會的過程』。養老不應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度過晚年,而應該是一個積極養生,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提高生活質量的過程。

世界衛生組織為積極養老界定了六個方面的指標:經濟、行為、個人、社會、健康服務和物質環境。並提倡各國政府在制定健康政策時結合以下4個方面作出相應考慮:一是防止和降低殘疾、慢性病和過早死亡造成的壓力;二是減少引起重大疾病的因素,增長保護終身健康的因素;三是發展一系列消費得起、方便使用、年齡適宜的高質量健康社會服務,以滿足老人養老過程中的需求並保障其權利;四是給護工提供必要的培訓教育。根據各國養老的成功經驗,世衛組織提出『積極養老』的主張,其中無不強調以下關鍵因素:終身健康觀念、生活質量保障、讓老人繼續發揮對家庭社會的價值、疾病因素的防止與控制、物質環境的打造。

世界衛生組織為全球老人和醫護專業人士提供了『十大健康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有不同的健康標準。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劃分是:44歲以前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 (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不同年齡的老人,應該根據各自的年齡和實際情況,通過重視重新學習,加強與家人、同伴和專業人士的合作,規劃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養生,盡最大的努力,通過保持最長久的自立、自強、自理、自樂等精神面貌和能力去養生,以達到『盡享天年』的目的。

人類走過了漫長的生存、繁衍的歷史,養生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有效保障。面對社會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自然與生命的挑戰,健康養老勢在必行。傳統中醫的養生之道,將為實現中國乃至全人類的健康養老目標提供具有可持續性開發價值的養老服務方式。(陳玉屏)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