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多角度打通中西醫融合通道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2-12 00:00|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784| 評論: 0|原作者: 葛偉韜|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3版

摘要: 中醫與西醫源於不同的文化土壤,二者在思維方式、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定差異,但是中醫、西醫同為我國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保障。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醫與西醫源於不同的文化土壤,二者在思維方式、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定差異,但是中醫、西醫同為我國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保障。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精神,我們不應該只關注中西醫的差異,更應該探索二者能融合的地方。中西醫融合要牢牢把握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方向,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方法,以提高健康水平為核心,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多角度尋找突破口。

技術融合 創新為體

隨着現代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基因工程、大數據及分析技術等開始登上舞台,不僅為中醫藥傳承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撐,而且為中西醫學科進一步交叉、滲透、融合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

面對這樣的新局面,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卞兆祥提出了組學技術的運用。他說:『組學技術將在促進中醫藥個性化醫學的發展、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與國際化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卞兆祥認為,基因組、蛋白組以及代謝組等組學技術的應用可以為現代醫學闡明中醫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的理論體系提供科學依據,為精準中醫治療奠定基礎。基於組學數據的系統分析可以作為闡明重要複方多靶點藥物作用模式的理論基礎,並為篩選及創製中藥新藥提供有效的生物靶標。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呂有勇也就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與抗癌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表示,隨着基因組、系統生物醫學等技術的發展,我們應當進一步思考抗癌的問題,將中西醫診療技術進行合理融合,探索控癌的新思路。

澳大利亞中醫委員會主席薛長利認為,循證醫學的發展和傳播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近年來,中醫藥越來越多地採用臨床和實驗研究結果進行決策,但許多中醫藥的干預措施仍缺乏高水平的臨床研究證據支持。應當運用循證中醫藥『整體證據』的方法,綜合不同類型和水平的證據分析,為制定最佳臨床方案提供參考。

思維融合 療效為基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是着眼於療效,以維護人們健康為目的。除了技術融合,中醫藥的融合還應體現在思維融合上。『中醫和西醫,都是為人民健康服務。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人民健康系統建設,是新時代的新征程。』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說。

俞夢孫認為,中醫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療效是中西醫融合的基礎。在思維上尋求發展和融合要做到:向群體化、工程化方向優化,使民眾都能從中獲益;不過分強調個性化,強化『異病同治』方式恢復健康,以及有限度的分類『異病同治』;進行思維突破,在健康互聯網環境中展示中醫力量,從工程學角度開闢中醫藥服務健康的發展方向。

首都醫科大學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凌鋒表示,無論是西醫的化驗檢查還是中醫的望聞問切,其臨床診療思維都離不開對疾病的普遍性和個別性的認識與把握。她認為,中西醫的差異是在不同的自然條件、哲學基礎下產生的,人類在認識自身的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中西醫的發展方向、理念和治則又出現了相似和共通之處。因此在思維方面是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的。

理論融合 取長補短

中醫藥學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診療經驗。近年來,隨着精準醫學、整合醫學等醫學理念的提出,為中西醫的理論互用奠定了基礎。

『現代醫學界提出了精準醫學的概念,西方醫學出現了重視整體論和系統論的發展態勢,這些發展趨勢將有可能在中西醫學術之間搭建共通平台。』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認為,世界醫學發展經歷了經驗醫學時代,科學醫學時代,整合醫學時代。在整合時代中,中醫學和西醫學應當回歸整合模式,中醫的整體觀應與現代醫學結合,取長補短。

整合醫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將醫學各領域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分別加以整合,同時關注社會、環境、心理等因素,力求構建更加符合人體健康和疾病治療的新的醫學體系。

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董競成認為,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基於多元論哲學構建的統一的理論體系,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病、證、理、法、方、藥的一體化。中醫學的基本結構可以劃分為三部分:已和現代醫學形成共識的部分,不自覺地領先於現代醫學的部分,需要重新認識或加以摒棄的部分。而要想實現中西醫融合,就要正確認識中醫學中的這三個部分,藉助現代科學技術與方法,進行橫向比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同濟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郜恆駿認同這一觀點,並對中西醫如何進一步交融進行了補充,他認為,藉助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構建龐大的生物樣本庫,通過對樣本庫數據的積極分析,可幫助實現對中西醫理論體系真正意義上的交融與詮釋。(葛偉韜)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