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老医真言 笔者出门诊时,给一位肝病患者开了7剂中药,他却不愿走,坚持要开一个月的药(30剂),我说不行,病情是变化的。“我这病跑遍了北京、上海,感觉就没有变化,查血还是老样子,让我每周来一次,会有什么变化?!是为了多赚挂号费吧?”患者反驳说。一时解释不清,我很不乐意地依了他,但心中的话总想说出来。 其实那患者他哪里知道,病情“变”是绝对的,不变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道理,还得从《易经》说起。《易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作,经典中的经典。“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传》)这一部书所说的法则,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标准。《易经》,顾名思义,其首要原则就是“易”,易者变也。它告诉人们地“天行健”,即世界上的人与事,乃至宇宙万物永远强健地运行着,随时随地、每一秒都在变,人的思想、情感、身心没有一样是不变的。 那个肝病患者自以为病情是“静止”未变,但他体内的新陈代谢何曾稍息,细胞体液、五脏六腑、病毒细菌等都在不停地演变,体外的时间、环境等也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是非变不可。所以学中医,必须首先学《易》,懂得疾病永恒变化的道理,然后运用《易经》的智慧去探索疾病之变,适应其变,控制其变,进而转化其变。 学中医,读医书,就是学习应变之能力。行医过程中,水平的高低、疗效的好坏全在于对病“变”的控制能力。所以,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功业见乎变”。上等医可以驾驭其变,中等医能适应其变,下等医发现不了其中之变,或不知其理,埋怨其变,甚至不承认其变,“刻舟求剑”,坐失良机,被动受变,酿成恶果而悔之莫及。 《黄帝内经》受《易经》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动而不已,则变化矣”(《素问·六微旨大论》),形成了中医学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学术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的理论表述,反映了生命科学的真谛。 具体体现有三:一乃时间之变;二为生老壮已、升降出入之变;三是疾病之演变。 《内经》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宇宙生命中的一员一人体,其生理、病理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生命科学的复杂与高深。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重视个体化诊疗,是当今最切合医道权变的思维方式。 我们所采用的四诊合参、三因制宜,以及用中医理论的归纳、分析,最终形成的辨证、法则、遣方和用药等一整套诊疗过程,可最大限度地把握住疾病在演变中的规律,体现了现有条件下对生命科学的最高认识水平。虽然有些名词、术语和理念今天还说不清楚,也尚未获得公众的理解,但我们应该承认,那是原汁原味、真实不假的自然之道。 在方药的应用方面,中医临床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或药味之加与减,或剂量之增与损,或汤头之分与合,这些称为某某方的化裁,像裁缝衣服一样,最大限度地以相对固定的方剂去应对万变恒动的疾病。这正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传》中总结的一句话:“化而裁之谓之变。” 中医学认识到,一切成方不一定能与病证十分贴切,即使是张仲景所制的权威经方也必须加减改制。中医开处方与西医不一样,不但需要预见其变化动向,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医者的才智去“裁之”,以方药之“变”去应对疾病之“变”。正如清代江涵暾所说:“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难以穷其变而尽其精。”(《笔花医镜》) 基于上述理由,如果要说医中有道的话,大道就是“变”。临床上开中药,最好只开一剂,次日再开。其实传统中医都只开1-2剂,至今有些边远的农村仍遵守这一方法。有效之方,即使一剂,有时还不必尽剂。一开就是7-10剂,病情变了则不能用,导致药材浪费;勉强用之,非但于病无益,甚至还会出现毒副反应。 近年来,有大量中药成药流行于市,同时也在鼓励老中医把验方秘方研制为成药,使之服用便利,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临床上发现,中药成药的疗效不够理想,特别是难以与经过辨证论治所开具的复方中药相媲美。其原因就是,以不变之方药应对复杂多变的疾病,不可能做到丝丝入扣,天然契合,所以疗效不满意。 总而言之,医道者,唯“变”而已。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老医真言”,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南星 视觉|三七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