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保持中醫本色,杜絕中醫西化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3-12 00:0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646| 評論: 1|原作者: 金三友|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3版

摘要: 幾千年來,一代代中醫人以拯救百姓生命爲己任,嘔心瀝血,潛心研究,積極實踐,改進創新,形成了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中醫的思維方式不同於西醫,對疾病的診斷首先著眼於天人合一,著眼於人體的整體性和個體的差異性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幾千年來,一代代中醫人以拯救百姓生命爲己任,嘔心瀝血,潛心研究,積極實踐,改進創新,形成了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中醫的思維方式不同於西醫,對疾病的診斷首先著眼於天人合一,著眼於人體的整體性和個體的差異性。沒有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沒有這種整體性的思維方法,就不是一名名副其實的中醫醫生。現在很多中醫醫生存在思維西化的問題,他們看一個病人,治療一種疾病,往往不是通過望、聞、問、切的診斷和辨證論治的分析,而是依賴於各種各樣的化驗和檢查。

這種中醫思維的異化是主觀、客觀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西醫的輸入與衝擊。鴉片戰爭後,西方用洋槍洋炮打開中國大門的同時,也把西醫輸入了進來。當時人們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忽視或不顧不利的一面,加上國家的大力倡導,一度使西醫占據中國醫學領域的制高點,由此形成了對中醫的高壓態勢,扼殺了中醫的發展空間。還有,教育的失誤與錯位。教育是科學進步的前提和基礎,無論西醫還是中醫要有所發展,必須從『從娃娃抓起』。中醫與西醫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理論體系,而目前的中醫藥教育西醫課程比例較大,不利於中醫思維的培養。

針對以上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發展中醫藥。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的中醫發展規劃,確定具體的發展目標、工作原則、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並穩步推進,抓好落實。要以培養一大批『鐵桿中醫』爲目標,建立並完善起中醫人才隊伍的培養、選拔、任用和獎懲機制,使從事中醫工作者有德有才有發展。要打破壁壘,建立全國統一的中醫資源共享機制,以此調動起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促進中醫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要積極藉助網際網路這個新的平台,在更大的範圍內,不斷提升中醫的影響力,擴大中醫的服務地域,創新中醫的發展空間。要放寬眼界,擴大視野,積極推動中醫走出去。

第二,重視中醫人才的培養。振興發展中醫,人才培養是根本。要改變目前中醫教育培養方面的現狀,要改變教育模式。中醫院校要成爲真正的培養中醫的搖籃,就要避免一味西化,做好中國傳統文化、中醫基本理論、中醫經典著作等有關的學習教育工作,使學生真正樹立並養成中醫的思維方式,明確中醫分析研究疾病的方法,掌握中醫醫治疾病的手段和途徑,進而充分發揮中醫的獨特優勢和應有作用。

第三,重視中醫藥文化宣傳工作。人們對任何一種事物的認識與接受,既需要親身的體驗與感受,也需要外部的宣傳與引導。作爲國粹之一的中醫,在引領生活、促進健康、醫治疾病、延續生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要爲人們所認識、所理解、所接受、所欣賞,特別需要運用各種方式、手段和途徑進行科學有效的大力宣傳和弘揚,特別是在人們對中醫還存在某些片面或錯誤認識的情況下,更需要進行正確的宣傳和引導,使國人明確中醫的發展歷史、中醫的核心價值、中醫的施治特色、中醫的可靠療效,進而增強對中醫的信任。(金三友)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8-3-13 14:46
可以引入現代生物學理論輔助診斷,但不能用現代生物學理論去驗證,辨證中醫理論

查看全部評論(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