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磊·精誠大醫路 平實大師風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3-31 13:2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3402| 評論: 0|原作者: 許藝潁|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3版

摘要: 張磊,1928年10月生,河南信陽人,中共黨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64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曾任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河南中醫藥學會會長、【中醫研究】雜誌社顧問等職,第二批全國老中醫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張磊,1928年10月生,河南信陽人,中共黨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1964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曾任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河南中醫藥學會會長、【中醫研究】雜誌社顧問等職,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明亮的房間,簡約古樸、乾淨整潔,給人一種格外溫馨的感受。一位89歲的老者精神矍鑠、慈眉善目、笑容滿面,這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做一個中醫大夫就是要不斷學習。』說起自己的學醫生涯,張磊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學海無涯苦作舟

中原文化,源遠流長。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歷史厚重,崇文重教,學風昌盛,名家輩出,1928年10月,張磊出生在信陽固始的一個貧苦農家。雖然家境貧寒,但張磊的父母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意義。張磊11歲那年,父母節衣縮食、毅然送他走進私塾,開始了艱難困苦的求學之路。

張磊特別珍惜上學的機會。貧寒的家境沒有消磨張磊的意志,反而更加激發起他努力學習、奮發追趕的拼搏精神,他不但把每天所學內容背會,還把曾經學過的都背一遍。上學不久,母親就因病過世,家庭的困頓讓他萌生輟學的念頭。但他的勤奮與稟賦受到了私塾先生的關注和厚愛,認為他記憶力超強,學習特別刻苦,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先生免去了張磊的一切學費,還免費為他提供午飯。私塾學習,四書五經都要求『包本』背誦,即每本書皆得從頭到尾、一字不漏、一字不錯地背誦下來,老師才允許學誦新書。私塾6年,為張磊後來學習中醫奠定了深厚的古漢語基礎。

1945年,張磊出館教書,自己成了一名私塾先生。

1947年,張磊拜在當地名老中醫張炳臣門下,從背誦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訣等最基礎的中醫藥知識開始,開啟了學習中醫的生涯。此時的張磊既是私塾先生又是中醫學徒,他在跟師學醫的同時,還設私塾教學,惠及鄉里。跟師3年後,張磊出師,開始行醫。『那時掌握的中醫藥知識雖不多,但已經入門,運用所學知識,也能治好一些病人。』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俱興。1952年,張磊在集鎮聯合診所工作學習。診所醫生不多,但都是經驗豐富的當地名醫,好學的張磊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1956年,組織上調張磊去一個鄉衛生院任院長,邊管理邊診療。幾年的醫學實踐,讓他看到了病人治癒後的歡喜,也看到了不少病人不治後的離世,更有很多疑難病症久治不愈的痛苦。張磊深知自己中醫藥知識的匱乏、人類健康責任的重大和中醫藥文化的精深,他迫切期待自己能夠有學習深造、提高本領的良機。

1958年,機會終於來了,作為全國第二批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河南中醫學院宣告成立,開始招收第一屆學員。通過組織推薦和考試,張磊滿懷喜悅踏進河南中醫學院的校門,成為該校建校後的首屆六年制本科生。中醫藥高等院校教育為張磊的醫學人生展開了新的一頁,也為他的大醫人生夯實了根基。

求學的路一片光明,求學的路也充滿艱辛。當時的學習條件異常艱苦,同學們要邊學習,邊建校。29歲的張磊深知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繁重的建築工地勞動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學習。之前的中醫根底和積累的困惑難題,促使他學習尤其如饑似渴、廢寢忘食。系統的中醫藥理論和專業知識,使他樹立了牢固的中醫信念和堅定的中醫思維,腳踏實地、不畏艱苦的勤奮也贏得了同學、老師的一致好評。

『因為艱難,很多同學選擇了退學。』張磊回憶,那時候糧食極其短缺,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他和很多同學全身浮腫。但是苦難不但沒有使張磊屈服,當個好學生、做個好醫生的信念反而與日俱增。

1964年,張磊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任教,教授中醫基礎理論和【黃帝內經】課程,他在堅持臨床工作的同時,潛心中醫教學、醫療、研究和管理工作。

精誠築就大醫路

『做醫生不易,成大醫則難之又難。古今之成大醫者,必當有大醫情懷,這種情懷就是「精誠」。』張磊特別推崇孫思邈的【大醫精誠】,他認為醫德和醫術是醫生展翅高飛的兩翼,要想成為一名好醫生,既要有精湛的醫術,也要有高尚的醫德。

但凡接觸過張磊的人,都會為他的大醫情懷所感動。他常常告誡弟子,要做人民滿意的醫生,必須德術雙修,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所有病人要摯愛真誠,一切為病人着想,懷大慈惻隱之心,修患者至上之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989年退休之後至今近30年的時間裡,每周一、三、五上午,他都會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地到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坐診。張磊出行,隨身帶着處方箋,所到之處便是『流動的診室』:馬路旁、路邊店、飯桌上、旅店內,只要有病患需求,他可以隨時把脈問診。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是診室;哪裡有需要,就在哪裡開診。他的家中也是一個『診室』,一張對門擺放的書桌,加上3把椅子。門裡門外,病人或站或坐,他們來自省內省外、城市鄉村,數十年如此,不曾改變的是他那顆寬厚仁慈之大醫仁心。根據醫院統計,張磊在家免費為病人開的處方和在醫院開的處方數量幾乎對等。

『當醫生不能急,慢工出細活,診病用藥來不得半點馬虎。』張磊經常這樣說,他謙恭和藹,關心同志,樂於奉獻;他視病人如親人,看病認真,醫囑詳細,在醫院是有名的『上班早下班晚』醫生。

2008年夏季的一天,79歲的張磊看完最後一個病人,已是下午2點。剛走到醫院門口就被一位花甲老人攔住了。原來老人的女兒患狂躁型精神分裂症2年,為了給孩子治病家中已是一貧如洗,老人懇求張磊一定要救救他女兒。張磊不由分說,重回診室,父女倆滿意而去,張磊卻因過度勞累暈倒在了診室。張磊說,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為人民服務。醫生多抬一次手,病人就少跑冤枉路。後來,患者每周來醫院一次。張磊知其家庭困難,掛號費一免就是3年。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方精藥少功效奇

張磊在治學和臨床中謹遵醫聖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之教誨,不囿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勤於臨床實踐,善於總結提升。他『動、和、平』的學術思想、『辨證思維六要』的臨證思維模式和獨具特色的『臨證八法』,系統闡述了病因與病證相結合的辨證論治理論,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內科雜病的理論體系,彌補了傳統方藥的不足,形成了他獨特而完整的學術體系,是中醫現代臨床實踐上的創新。

在臨床上,張磊篤信『勤能補拙』,堅守『精益求精』。力主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張磊曾在1983年到1988年任職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5年,其間也沒有間斷過臨床診病。對各種疑難雜症,他堅持中醫思維,善於思考,勤於總結。在他的工作室,他的高徒、河南省名中醫孫玉信教授向筆者展示了張磊4萬餘例保存完整的門診醫案,近500小時的影像資料。『這裡面浸透着老師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心血和汗水。』

讀經典、背經典、悟經典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功。張磊在學校講授【黃帝內經】課程,臨證中更是奉為圭臬,堅持學用結合。堅實的中醫藥根基、豐富的臨床經驗、獨特的辨證思想,在他遣方用藥中得以完美體現:方精、藥少、量小、效奇,不僅讓眾多病患者嘖嘖稱讚,嘆為神醫,更是讓跟師學習的學生們嘆為觀止。

『療效才是硬道理,療效是中醫的生命力。』在張磊看來,病人是最好的宣傳員。來張磊這裡診病的病人往往凌晨就來醫院排隊掛號了,因為找他的病人多,張磊的號是出了名的『一號難求』。

平實積澱大師風

平實之中見精神,平實彰顯大師風。張磊說,『要做一個平凡的人,練就一顆平和之心,為人當誠實、為醫要求實、做事要務實。』

張磊甘於清貧、樂於淡泊。很多時候出席重要會議穿的還是30年前的中山裝。走進他的家中,會為簡單的擺設、滿屋的書香、滿案的書稿、滿牆的字畫和牆上掛的二胡所震撼。他生活簡樸,從不奢侈。但在汶川地震、非典肆虐、學生困難、患者困頓之時,他都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賑災濟貧,扶困救厄。

對於張磊,除了看病是他最為重要的事情以外,還有一件事對他來說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學習。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深厚的積澱,是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資深會員,他古體詩詞造詣高深,已出版了三本詩集【醫余詩聲】,在二胡演奏方面頗有造詣。

在長期的教學、醫療、研究實踐中,張磊以卓越的成就收穫了一系列榮譽和嘉獎。從教研室主任到教務處長,從衛生廳副廳長到全國黨代會代表,從河南中醫學會會長到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從國家級名老中醫到首屆全國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從全省老幹部先進個人到河南優秀醫師獎,從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二等獎到榮膺第三屆國醫大師,再到2017『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稱號,張磊以不懈的努力、用他的平實風格書寫了大師的非凡人生。

『要多培養一批「上工」,才無愧於歷史,無愧於後人』。張磊不僅這樣說,而且還身體力行。自1964年畢業留校任教,主講【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課程以來,他培養了18屆本科畢業生。退休後,他培養學術傳承人59名。其中,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2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6人,河南省名中醫9人,醫院『名醫帶徒工程』繼承人32人。他將自己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整理成冊,出版了【張磊臨證心得集】【張磊醫學全書】等著作。2013年,他將自己的著作捐贈給全國20餘家中醫院校圖書館,把經驗毫不保留地介紹給後學。

作為師者,他授課旁徵博引,娓娓道來,生動有趣,深受後學喜愛。學術傳承,嚴格要求,既教書,又育人,既傳道,又修身,他所帶的徒弟多數已成為一方名醫、單位骨幹和行業高手。

2009年他倡導開設了河南中醫藥大學仲景學術思想傳承班並擔任帶教導師。目前,『仲景實驗班』已培養千餘名中醫人才,考研上線率高達92%,在他的影響下,『平樂正骨傳承班』和『中藥傳承班』也相繼創辦。

張磊還參與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談經歷,談中醫,幫助學生樹立牢固的中醫思想,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河南中醫藥大學有7萬餘名畢業生在校期間曾聆聽過張磊的教導。

臨證之餘,張磊還受邀到『健康大講堂』講如何保健、如何防病等,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提高整個社會對中醫的認知度、信任度及依從性。

1983年張磊擔任省衛生廳副廳長,當時的河南省中醫藥事業人才匱乏、基礎薄弱,他針對當時省內縣級中醫院建設的盲點,力推『蓋廟請神』計劃,陸續在各縣建立起中醫院,引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如今的河南,縣縣有中醫院,中醫機構、隊伍、服務能力等得到了大力發展。

張磊不善言辭,臨證之餘『閱讀,書法,詩詞,二胡』成為他的最愛。他的一言一行總是讓人感到溫暖;而這種溫暖又是不動聲色的,沒有絲毫刻意和張揚,如同一股潺潺的小溪緩緩淌進人們的心裡。

『我的人生雖然平凡,但我始終信奉為人做事、為醫為學最重求實的原則。』張磊說。平中求實、平中務實成為張磊的人生名片,求基本功之實、求讀書之實、求臨床之實、求醫術之實、求療效之實、求水平之實、求創新之實是他的人生寫照。

2017年6月29日,國醫大師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表彰大會義深長,選萃中醫受表彰。榮譽面前須惕厲,願為杏林助芬芳。』面對新的榮譽,張磊沒有絲毫滿足,他表示:『我要向我的老師、已故名醫楊友鶴學習,他一百歲仍在為病人看病,我也爭取為病人看病服務到一百歲。』(許藝潁)

(C)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