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胃疼一年犯了好几次了,不敢吃饭还恶心、干呕,医院检查说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也治疗过,药没少吃,一吃上那些药片感觉疼得更严重了。』家住北京的刘女士近来深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折磨,为了根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她曾尝试四联疗法,但是一吃上医生开的抗生素就觉着胃疼得更严重了,一年下来治疗收效甚微。刘女士打听到北大医院开设了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该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张学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便专程赶来,求医问诊。 『临床中,这种反复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并不少见。』张学智表示,如今仅依靠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不少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已经捉襟见肘。张学智团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让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中西医结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是扎根在人体胃黏膜中的一种细菌,也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通常通过共用碗筷、不洁饮食等方式完成『迁徙』。据张学智介绍,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6.22%,也就是说我国有近8亿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临床上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为主的三联或『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为主的四联疗法。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问题已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主要因素,寻找安全有效的非抗生素药物成为目前医学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向。张学智提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补救及维持治疗等方面的新思路,明显提高了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尤其适用于身体情况难以承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以及经中医扶正祛邪加上自身免疫力变化有自愈机会的青少年患者。 张学智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性疾病病机为邪毒内侵,伤及正气,气机升降失调。不同于模式化抗生素联合治疗,张学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中更注重病机,四诊合参,中西结合,扶正祛邪兼顾,内外同治,因人施治,利用西医标准三联疗法联合辨病单用中药、辨病结合辨证论治、辨病采用分期中药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方法,成效显著。 观舌象重个体辨证施治痛苦小 『不少人到基层门诊去看病和大夫说有口气时,大夫都会看看舌苔,一旦发现是黄腻苔,心里就有数了,口气多半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就会建议患者做个幽门螺杆菌检测。』张学智说。舌内通五脏、外系经络,尤其对于脾胃系统疾病,患者舌苔白厚腻、黄腻,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临床证实80%此类患者确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此外,临床上舌质红、苔薄黄的患者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人群。 曾经有位69岁的患者因2个月内反复胃部不适到张学智的门诊来看病,当日碳十三呼吸测试为阳性,张学智判断其为湿热内阻型胃痛,开出了清热化湿、理气消胀止痛的方子配合抗生素服用,服用2天后患者出现了严重恶心、头晕等症状,于是停了抗生素改为纯中药治疗。10天后患者不适减轻,张学智又结合患者年老体弱、正气亏虚、脾胃虚弱的情况,调整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为法,逐渐让患者摆脱了病痛。 说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不少人认为就是清热、化湿、解毒,虽然这一系列过程后疗效不错,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张学智介绍,临床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多针对年老体弱者,对于他们来讲,健脾益气扶正为治则,机体正气充足则祛邪外出,湿热、郁热等邪毒驱除之后,转为益气扶正,防止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另外,扶正同时,要防止助邪,应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指导用药。 不断研究探索在全国范围推广 2012年9月~2013年11月,张学智团队参与以土荆芥、水团花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慢性胃炎患者与标准四联疗法方案比较研究,统计数据证明此法与标准四联疗法作用相当。 近年来,张学智及其团队借力北大医院胡伏莲教授牵头的消化内科优质资源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探索,先后承担包括国家、北京自然基金等多项基础和临床科研课题,负责2018年首都卫生发展重点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2017年首都特色项目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等,进行病证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药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项研究并取得突破。 周末本应该是上班族最期盼的休息时光,但对于张学智团队来讲周末却更加繁忙,他们常要奔赴不同的地区,与当地医生交流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最近进展。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不仅在北大医院相关科室广泛应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张斯文) (A)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