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 甘肃省药监局去年分两批次通报7家中药饮片企业停产,近日,则一下子通报了9家饮片企业停产信息。更有内部人士透露,国家药监局今年将全面严查中药饮片质量问题。 ➤9家中药饮片企业停产 日前,甘肃省定西市药监局发布〖关于甘肃甘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申请停产的公告〗。 公告提出为有效防止企业厂内长期停产厂外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现将甘肃甘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陇西正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瀛海堂医药有限公司、渭源县德园堂药业有限公司、渭源昌荣堂药业有限公司、甘肃瑞信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渭源县亳春堂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奔腾药业有限公司、渭源县衡顺堂药业有限公司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申请停产事宜向社会公告。 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所谓『厂内长期停产场外生产销售』,是指已经停产中药饮片企业存在场外的贴牌生产。 经过查询发现,2017年出于同样的原因,甘肃省药监局也发布过渭源县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渭源县华巨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渭源县正源堂药业有限公司、渭源衡顺堂药业有限公司、渭源昌荣堂药业有限公司、渭源仁泽药业有限公司6家企业的停产公告。 ➤贴牌生产危害饮片质量 甘肃省药监局之所以防患于未然,原因可能在于饮片贴牌生产在业内并不鲜见。 据新闻报道,2017年5月15日,甘肃省临夏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联合公安机关一举捣毁一处无证生产中药饮片窝点,当场查扣中药饮片225种、2808.41千克,中药材10.23吨,货值金额共计25.2万元。 经查明,当事人何某无证生产中药饮片的窝点前身为临夏市茂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因其未通过GMP认证,私刻『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仙鹤中药饮片加工厂』『甘肃康盛堂药业有限公司』印章、检验专用章,伪造打码器、账本等非法生产中药饮片,并进行销售。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总队副总队长景锋曾向经济参考报表示食药监总局通报的问题并非个例,反映了目前中药饮片领域确实存在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问题。 中药材天地网智库专家刘红卫证实,打着产地初加工名号,实则进行中药饮片加工的『小作坊』并不少见。在广大中药材产区,这种初加工现象更为普遍,它们以低成本和便捷的优势,支撑着不少中药饮片的生产供给。 不少行业专家都表示,标准落后、流通环节长、『小作坊』遍地等,或成让中药饮片屡屡登上质量『黑榜』的原因。 ➤药监局瞄准中药饮片质量 国家药监局成立不久,即就中药饮片召开专题座谈会,足见国家对其监管的重视程度。 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主持召开『中药饮片监管工作座谈会』,听取中医药领域院士、中医临床科研领域专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及中药材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学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聚焦问题,把脉问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会上,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指出,中药饮片监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中医药特有规律,强调管理的规范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中药饮片监管必然涉及上下游产业,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形成共推机制,通过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促进中药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加强。 药品监管部门积极倾听专家和业界建言,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中药饮片迎黄金期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中药产业正迎来最黄金的发展期,市场对中药饮片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1-9月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速为17.20%。 〖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研究蓝皮书(2017)〗也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达1956亿元,发展势头最劲。相比2006年,2016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增长了12倍。 有评论指出,从整个医药行业来看,中药饮片每年发展速度都快于整个医药工业,其市场份额在医药产业中稳步上升,且有望持续提升。 同时必须看到,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一直是跨不过去的隐忧。 ➤质量问题必推优胜劣汰 据医药经济报统计,2017年CFDA共发布46份药品抽检通告,其中22份关于中药饮片,不合格批次共计792批,涉及生产或供货单位343家、中药品种37种。 37种中药品种不合格项目包括存在染色、存在掺假、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浸出物等,共计1028项。 其中,检查项目不合格最多,有404项,占不合格项的39.3%,主要是被检查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铵盐、农残、杂质等超标。 关于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有行业专家表示,『中药饮片源头质量控制薄弱,流通中间环节过多。如果上游种植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乱打农药,中游生产加工炮制方法不对,下游流通受到污染等,都会造成质量问题。因而,必须从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管控上破局。』 有评论指出,针对中药饮片,逐步完善标准,扶持规范企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一定是大的方向。 I版权声明 本文源于『赛柏蓝』,作者/遥望,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