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人民日報 對於那些忘我奉獻、過度勞作的人,我們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對勞動者健康的重視與愛護。 最近,江蘇一名婦科醫生2天做了20多台手術,累計工作超過26小時。由於長時間站立,她的腳嚴重腫脹,連鞋子都穿不進去了。她在朋友圈裡發的一張『大象腳』照片,打動了無數網友。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的參與。在我國,每個行業都有一群平凡而可敬的勞動者,他們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挺起了大國崛起的脊梁。 然而,人畢竟是血肉之軀,不是『鋼鐵俠』。有的醫生因過度勞累而猝死,有的教師因長期帶病工作昏倒在講台上,有的科學家臨終前還在病房裡寫科研報告……類似的事跡,既令人肅然起敬,更令人扼腕痛惜。 勞動者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任何一位勞動者的積勞成疾甚至英年早逝,既是家庭的痛苦,更是國家的損失。面對那些累倒的勞動者,我們要用制度保護好他們的健康權益,用實際行動體現對勞動者健康的呵護。 其實,勤奮和休息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沒有高質量的休息,就難有高效率的工作。很多人崇尚『愛拼才會贏』,但這並不意味著硬拼體力、透支健康,而應當尊重自然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該拼時拼,該歇時歇。如果失去了健康的支撐,幸福的大廈將會倒塌。 那麼,如何健康快樂地工作? 一是依法保障公民的休息權。休息權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勞動者在履行勞動義務的同時依法享有休息、休養的權利。我國有很多特殊職業如醫生、記者、警察、公交司機、環衛工人、企業一線生產者等,越是節假日越要加班。不少人經常超負荷運轉,『白加黑』『五加二』地干,難免積勞成疾。用人單位應強化法治意識,合理安排輪休,科學調配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疲勞駕駛』,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督力度,嚴格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不能讓休息權變成『空中樓閣』。 二是完善帶薪休假制度。我國早就出台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旨在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 但是,這一制度的執行情況並不理想,不少勞動者由於種種工作原因無法享受休假福利。對此,用人單位應積極轉變觀念,主動提醒並鼓勵職工完成休假。對於那些長期習慣於默默奉獻的忘我勞動者,既要在激勵機制上更加善待他們,也可以在必要時對他們建立健康預警機制,甚至強制安排休假。 健康就是生產力,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保護好每一位勞動者的健康,才能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力基石。 I版權聲明 本文源於『人民日報』,作者/白劍峰,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