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人才培養的上海模式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5-11 11:02| 發布者: 醫館界| 查看: 1614| 評論: 0

摘要: ■來源 |健康報名老中醫工作室開枝散葉『你喜歡吃芹菜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名老中醫、風濕科陳湘君教授問。病人一愣:『芹菜?我喜歡吃。』『不能吃啊 ...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來源 |健康報

名老中醫工作室開枝散葉

『你喜歡吃芹菜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名老中醫、風濕科陳湘君教授問。病人一愣:『芹菜?我喜歡吃。』『不能吃啊,芹菜屬於光過敏食物,紅斑狼瘡患者要忌口。』陳湘君說。

跟隨陳湘君門診的田雨一愣:『爲什麼我沒有想到?我們專注於化驗指標,常忘記關注病人的日常細節,飲食起居、生活習慣,都會影響病情發展。』

2008年,田雨來到龍華醫院的陳湘君工作室。如今的他,既是跟師弟子,又是龍華醫院名中醫學術思想傳承辦公室主任。對以工作室爲載體的傳承模式,田雨深有感觸:『跟著老先生門診、抄方,每一次都獲益匪淺。老先生細緻入微的觀察、獨到的劑量加減,不跟師又怎麼學得到呢?』

『單純的師徒型傳承已不符合現代醫學發展趨勢,必須探索創新。』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主任張懷瓊說。2001年,龍華醫院成立首批名老中醫工作室,在整理總結名老中醫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加強臨床實踐與學術研究結合,並由名老中醫傳幫帶,培養一批中青年中醫專家和臨床學科接班人。

通過十多年努力,以名老中醫工作室爲基礎的中醫藥學術思想傳承模式逐漸形成,並在上海乃至全國推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0年啟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截至目前,上海有該工作室60個,一批獨具特色的中醫診療理念與技術正在開枝散葉。

海派中醫基地縱深挖掘

治療骨折的常用中藥如今煥發新生——以黃芪、骨碎補這兩味中藥爲主組成新的複方『芪骨膠囊』,對於防治骨質疏鬆,尤其是絕經後女性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這是依託海派中醫流派石氏傷科傳承研究基地,根據石印玉教授的經驗處方、診療思路進行梳理傳承與系統研究的成果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骨傷科研究所所長、曙光醫院骨傷科主任詹紅生表示。

如果說,名老中醫工作室是橫向發散,那麼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基地就是縱深挖掘。張懷瓊認爲,不少中醫流派失傳,重要原因是家傳已非中醫人才培養的主流。以海派中醫爲例,新中國成立後,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建立,人才培養以院校爲主體,家傳模式改變,中醫流派不復當年輝煌。

2011年,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基地項目啟動,上海以曙光醫院石氏傷科、龍華醫院顧氏外科爲試點;2012年,全市進一步遴選出15家流派傳承研究基地。『各個基地梳理流派的傳承脈絡,收集並整理名醫大家的書稿、處方手記、丹青墨寶等史料。』張懷瓊說,對上海中醫發展歷史『翻家底』非常有意義,整理出流派中的特色診療技術或優勢病種,形成臨床診療規範,爲老百姓看病提供指南。

詹紅生師承石氏傷科代表性傳承人石印玉。在整理醫案、梳理脈絡的過程中他發現,最寶貴的不是方子,而是思路和方法——要繼承的是石氏傷科的方法學,根據當前疾病譜變化,對新的疾病病機有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對經驗處方進行臨床療效、作用機制的系統研究。

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介紹,上海將全面推進海派中醫流派臨床傳承基地,打造優勢專病專科,形成以流派優勢爲核心的特色中醫診療中心。

師承與學位貫古通今

『我做了3年班長,聽了20位中醫大家的講課,歷歷在目。』龍華醫院教研室主任宋瑜說的是2006年上海開辦的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高級研修班。

這個研修班由衛生、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門共同部署,得到國務院學位辦的大力支持,上海中醫藥大學負責招收具有碩士學位、同時具有主治醫師資格兩年以上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通過名醫帶徒,使在職臨床醫師申請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這也是我國首次探索將中醫師承與專業學位授予相銜接的教育模式。

『對於研究生而言,將中醫師承教育融入現代教育理念,以中醫理論知識、實踐經驗、思辨特點等爲內容,一改以往只注重研究、論文的習慣,結合臨床問題,拓寬思路與眼界。』宋瑜說,『我至今難忘名老中醫奚九一教授給我們上的那堂課,老先生以「清法」治療脈管炎而聞名,但他講課時擺脫了清熱解毒活血的傳統思路,提出將「火神論」引入外科治療,即注重溫熱藥物的使用——這是一個思路的大轉彎。老先生有如此格局與胸襟,我們又怎麼能不更加努力呢?』

宋瑜表示,中醫學生在傳統學習的同時,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與同輩醫學生一樣的學位,這對他們而言,更是一種激勵和實實在在的保障。

200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第4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時,也開始將師承教育與學位教育相結合。『上海的學位制中醫師承教育模式,創新在於貫古通今。』張懷瓊說。

構建人才金字塔

遊學,是上海中醫人才強素養的重點:2012年,上海啟動『中醫藥領軍人才建設項目——海上名醫傳承高級研修班』,遴選30名中醫骨幹精英,以讀經、遊學等方式,培養一批具有素養和底蘊的中醫藥領軍人才。在此基礎上,上海又選拔出41名青年中醫人才,讓他們與研修班30位領軍人才及其導師組成老中青三代的『學術共同體』。

『我們每個青年學員都要參加中醫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每年不少於40次。』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中醫科副主任李偉告訴記者,『跟隨詹紅生教授、石印玉教授,我走進一片以前無法想像的領域,更覺得學無止境。』

令李偉驚喜的是,他也能跟老師一起遊學。『在安徽黃山,我們了解新安醫學這一中醫內科流派的發展歷程;在湖北蘄春,我們重走李時珍的採藥之路。中醫講究「十三科一理貫之」,通過跟師與遊學,大大提升了我們對中醫各流派的認識,也豐富了我們的臨床經驗。』李偉說。

在張懷瓊看來,『學術共同體』讓三代人一脈相傳,有望成爲孕育未來名醫的土壤。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的塑造和一定基數的中醫藥從業人員的保證,缺一不可。目前,上海共有7900餘名中醫醫生,占整個醫生群體的11%~13%。只有使各層次的人員呈金字塔形分布,才能維繫其穩定,並使人才發展逐次遞進。

針對基層中醫藥人才的『社區師帶徒』項目、針對青年中醫藥人才的『杏林新星』計劃……上海著力打造一個覆蓋各層次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希望金字塔可以記錄海派中醫群體的成長軌跡、學術思想和人文情懷,並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延續。』張懷瓊說。

I版權聲明

本文源於『健康報』,作者/宋瓊芳,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