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原来有一个网吧,当时不少人遇难。”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黄家坪村的村医杨芝华指向汶川县中医医院旁的一处建筑,回忆起“5·12”地震当时的情景,她仍历历在目。“十年了,回想起遇难的乡亲还是会难过,但我们活下来的人要把生活过得更好。我作为村医就想多学几样中医适宜技术为乡亲们服务。” 这一天,杨芝华到汶川县中医医院参加培训,五十多名医护人员和村医把医院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建筑风格颇具民族特色的医院内处处可见中医药文化宣传挂图。这只是十年来汶川中医药事业的一个缩影,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到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在汶川的重建长卷中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一笔。 形成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原来的汶川县中医医院在地震中受损,医务人员当即分成3组,一组转移病人,一组开展现场救治,一组抢救医疗物资,三天三夜我们都没有合眼。”汶川县中医医院院长谭刚当时就在救灾一线。回想十年间,汶川县中医医院从临时的“帐篷医院”,到搬进宽敞明亮、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新院址,他感慨万千。 汶川县中医医院现在地处汶川县南部寿溪河畔的水磨镇,这里从商朝以来就是附近有名的“长寿之乡”,灾后重建中立足古镇特色和羌族文化发展特色旅游,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搬迁到这里是希望把医院建成汶川南部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谭刚介绍,汶川县中医医院搬迁重建后坚持中医立院、中西并重,解决了水磨镇、三江镇等地群众在当地“看不上病、看不好病、到县外看不起病”的就医难题。2014年该院成为阿坝州第一批二甲中医院。 该院的康复科就是在灾后重建中成长起来的科室。从地震伤害康复到慢性病康复,从三甲医院“输血”到实现自身“造血”,地震后1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康复科已经在2016年建设成为省级重点专科,这也是阿坝州第一个康复科省级重点专科。 在灾后重建中,这种从“输血”到“造血”,从而提升灾区中医医疗水平的案例不只发生在汶川县。四川省骨科医院在地震救援中对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北川县中医医院进行了点对点医疗和物资援助。十年来,该院还以对口支援、进修培训、学术交流、技术扶持等方式,对重灾区的县级中医医院进行扶持。 2014年启动分级诊疗后,该院将重灾区县级中医医院纳入分级诊疗协作体,在进修培养、驻地扶持、学术培训等方面提供帮扶。目前,分级诊疗协作体已升级为四川省骨科医院专科联盟。 康养汶川中医药显身手 漫步汶川县,无论是县城广场、主要道路,还是在各个旅游景点,“康养汶川”的宣传条幅随处可见,不时能在街道两旁发现具有鲜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馆、羌医馆、膏药铺。发展全域康养旅游是该县近年来的重点。 在今年1月的汶川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长旺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8年该县将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主题,促进旅游与康养深度融合,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加快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设。 按照汶川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汶川县将在南部片区打造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康养基地,其中汶川县中医医院参与并负责“康+养、医+养”结合理念培训和实施方案。 “一到暑期,这些桌基本都坐满了。”彭家沟农庄是汶川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之一,餐厅服务人员随口就能说出一连串药膳名,由汶川当地产天麻制作的各类药膳是这里的热门菜。不只在彭家沟农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如喝碗天麻汤”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广告和标语在水磨镇的农家乐餐馆中随处可见。 目前,汶川县中医医院不仅承担着全县村、乡医生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还负责全县康养理念及药膳制作推广培训,指导和提供汶川各农家乐及宾馆的医疗保健养生、药膳养生、中医养生及慢病康养等技术和培训,每年至少举办1~2期大规模培训。 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中,汶川县中医医院依托自身中医康复和治未病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医、养、护、旅游”四位一体的鹞子山养生医疗服务中心。“有食疗养生、健康测评、康复治疗,还有中药材种植,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医院主要提供医疗服务支持,希望未来能实现‘医院+基地+农户+延伸病房’的合作模式。”谭刚介绍。 日前,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灾区经济发展相关数据。2017年,39个国定重灾县地区GDP是2008年的3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是2008年的3.7倍。其中,汶川县2017年旅游接待共600.2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7.15亿元,以康养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汶川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康养旅游正给包括汶川县在内的地震重灾区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赵维婷) (C)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