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審視中醫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5-24 12:49| 發布者: 醫館界| 查看: 1702| 評論: 0

摘要: ■來源 | 中約醫館我們常說,認識自己是最難的,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學會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中醫人,客觀地重新『認識』 ...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來源 | 中約醫館

我們常說,認識自己是最難的,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學會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中醫人,客觀地重新『認識』中醫,很難,但很必要。所以今天寫下這篇文字,拋磚引玉,重新審視一番我們天天在說、或者在做的中醫。

1

審視中醫的過去

如果從軒轅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的公元前2600多年算起,中醫學從形成體系現在已經有大約4600年以上的歷史了,這個歷史不可謂不悠久,想想現代西醫真正 形成體系還不到300年。

這份歷史是榮譽,是標杆,也是基礎。

中國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讓人嘆為觀止,在諸多學科領域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很多世紀,而在醫學方面尤其如此。

這是咱們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依託。

同時,古人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為人類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激勵我們不斷探索的一個標杆,我們一邊仰慕,一邊見賢思齊、努力趕超。

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他看得更遠,那麼我們現在站在曾經無比輝煌的中華文明的肩膀上,一定可以讓我們看得更加深遠、走得更長遠。

所以我一再強調,在醫學方面,中國人——尤其是中醫人,真的沒必要妄自菲薄,我們有五千年的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有善於學習和融合的開放心態。

終有一天,中醫可以整合西醫,建立中國現代醫學——當然簡稱依然是『中醫』。對此我持樂觀態度。

2

審視中醫的現在

中醫的現狀整體並不如人意,中醫想要和西醫平起平坐,首先頂層設計要合理,即成立獨立的『中醫部』,獨立制定適合中醫的政策。

比如科研投入,比如醫保適用,比如教育傳承、考證頒證等等事務,應當由中醫部自行決定。

現實中就變成了現在西藥的品種、數量、批次等比中藥(含中成藥)多出很多個量級,西醫醫院的硬件與軟件投入都遠比中醫院要多得多,西醫相關的從業人員、執業醫師的數量將近十倍於中醫的人數。

在這種情況下,中醫如何發展?

3

審視中醫的未來

中醫的未來一定是用中醫理論整合、統一西醫某些診斷與治療技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現代醫學體系。不朝這個方向發展就一定沒有未來。

就算國家成立中醫部,中西醫平起平坐,也依然實現不了中醫的偉大復興,也可以說中華民族就實現不了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

為什麼?因為中醫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打壓之後,幾乎完全喪失了自信。

大家可以去各地的各級中醫院看一下,我們現在的中醫院跟西醫醫院有什麼差別?幾乎絕大部分的中醫院跟西醫都是一樣了,用西醫的診斷設備診斷,開西藥,甚至打針輸液,一應俱全,除了藥房裡面有個中藥房之外,其他幾乎看不出有什麼分別。

同質化的本質是因為自己已經喪失了自信。因為中醫院自己也不相信中醫能治好病了。這才是最要命的。沒有自信,何來復興?

就我所知,目前只有少數的中醫診所、醫館在堅守用完全的純中醫手段看病治病,而這些人卻常常自己也是屬於弱勢群體。

除此之外,老百姓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西醫的潛移默化,要重新信任與選擇中醫,將會需要一個漫長的重新認知的過程。

所以從現實角度來看,中醫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其實是非常堪憂的。

4

審視中醫的理論

中醫的理論包括哲學理論與醫學理論兩大部分,所以它具有非常高的高度,這是它面對西醫時最大的優勢。

在哲學層面,中醫對宇宙人生有一套相對完整而正確的理論,比如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一氣周流、陰陽、五行等哲學理論,高度概括了自然與人類的關係(自然科學),以及個體的人與整個社會的關係(社會科學)。

在醫學層面則有一個更加完整的理論體系,以辨證論治為最大特色,以陰陽、五行、六氣、藏象、臟腑、氣血、經絡、體質、病因、病機等學說為主體的中醫基礎理論體系,從宏觀到微觀,早已將鮮活的人體研究得非常透徹了。

為什麼要強調鮮活的人體?

因為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的基礎上,研究的是『死人』;西醫將人看成由各個組織、器官組成的『物體』,所以他們把人分解,從系統、組織、器官一路分解到了細胞、分子、原子、元素。

因此也有人將西醫稱為『微觀醫學』,他們看到的是『局部』,所以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而中醫不只看到人的整個身體,甚至看到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看到的是一個宏大的整體。

所以這兩個理論放在一起,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5

審視中醫的診法

正是基於上述理論,中醫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來診斷。當然在古代,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或工具來幫助診斷。但是我依然認為,將西醫的某些診斷手段引進中醫體系,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明智的。

中醫一直有一個很大的bug就是缺乏統一標準。比如同一個人,十個醫生給他把脈,有可能會有十種說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就會產生很多的弊端,或者導致處方有失偏頗,或者造成患者不信任,甚至直接造成診斷失誤。

而西醫的診斷相對來說會更加準確、直觀。

當然我說到這裡,又有很多老中醫(或者自稱為老中醫的庸醫)又要罵我了,說只有對自己醫術不自信的中醫,才要靠藉助西醫手段來診斷。我完全反對這種觀點。

我只問一句,中國40萬中醫師,有幾個能準確無誤的診出所有常見病的病脈來?再問一句,在孕婦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又有幾個中醫能準確判斷出嬰兒性別來?你是否能通過把脈知道患者的血壓、血糖、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肝功能、腎小球、卵泡等各項重要指標、數量或狀態?你能否通過把脈知道癌症患者的腫瘤的確切位置、大小、性質?你能否通過望聞問切判斷出患者第幾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幾毫米?

如果不能,請收起你的憤怒,用一種開放的、平和的心態,好好學習一下西醫。因為他們可以做到。

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與不足,虛心學習人家的長處,這叫做『師夷長技以自強』。

如果你根本不了解對手,怎麼可能戰勝對手?!

6

審視中醫的治法

中醫自古以來並不是慢郎中,很多急難危重症,都是在中醫的手裡轉危為安。

直到現在,各種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時的常見應急用藥: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藥物,都是中藥,都是古代的中醫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純中藥配方。

包括針灸,很多急症,針到病除。還有正骨,很多的脫臼、錯位之類的,中醫都是直接推一下就好了。所以中醫並不慢。

為什麼今天一提起中醫,大家就只會想到:中醫是治慢病的。

因為中醫在治慢病方面,積累了更多有效的方法,而這正是西醫所不擅長的領域。所以大家習慣性的進行了一個默認的分類:有危急重症,找西醫;有慢病疑難雜症,找中醫。客觀來說,這個分類大體上好像並沒有什麼嚴重不妥。

因為中西醫並存,就是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你不能有了中醫就不讓西醫活,這樣也不對,起碼應該給患者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我想說的是,中醫在治法方面其實手段非常豐富,可以異病同治,也可以同病異治,可以用藥物,也可以用非藥物的方法,可以藥物介入,也可以不介入,還可以自愈。

所以我覺得在治法方面,中醫應該是有更大的優勢的。

當然,在手術方面,西醫目前有絕對的優勢,值得咱們中醫學習、整合。

7

審視中國的中藥

為什麼要特別指出是中國的中藥,因為目前世界範圍內分為兩種中藥,一種是中國的,一種是外國的,其中外國的有一大半在東北亞。

中國如此地大物博,又是中醫藥的發源地,其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不到20%。很多人都在擔憂,中醫將亡於中藥。我也有這種擔心。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裡?

有部分商人做事沒有底線,心裡沒有對生命應有的敬畏。什麼東西都敢往食品藥品裡面添加,什麼東西都敢拿來給人吃,而反映在中藥方面就是,大量劣藥假藥層出不窮。

比如當初國家開始推廣顆粒劑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以為中醫藥的春天終於來了。可沒過多久,事情就變質了,一些不法商人,把市場上變質的、劣質的、處理的、長蟲發霉的藥材大量收購拿來做顆粒劑了,這下顆粒劑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可能變成害人的藥呀!

你們為什麼這麼喜歡自己人害自己人?!也許吃這些藥的人裡面,也有你的親人呀!

讓人痛心疾首。所以我希望北京同仁堂能堅守三百多年前的初心,做好藥、賣好藥,為咱們中國的中藥留下最後一點希望。否則,中醫必將亡於中藥!

8

審視中醫的療效

說到療效,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有效與無效的問題,二是見效快慢的問題,三是有無毒副作用的問題。

在全面診斷的基礎上,西醫的用藥基本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什麼病、什麼症用什麼藥,基本上可以說是公式化的;而中醫是靈活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同一個病症(同病異治),也可以用同一個方法來處理具有某些相似的證型、病因、病機的不同疾病(異病同治)。

而這個靈活性的掌握,取決於醫生的醫術水平與閱歷,因而其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整體來說,只要診斷全面正確,那麼有效率基本上中醫西醫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而見效快慢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也不一定快就是好,因為可能那意味着藥量大,這樣的話其副作用也就更大。所以不能簡單的以見效快慢為標準。

而副作用這一方面,我想不需要太多的贅述,因為大家都知道,西藥的副作用是整體明顯高於中藥的。

我們去看一看西醫科普書【治療的真相】一書就會明白為什麼。很多時候,西醫是把人當成小白鼠一樣在試驗某些藥物的。

而中藥方面,古人已經替我們都試過了,哪些藥物有哪些毒性,怎麼減輕或消除其毒性,我們都已經有一套完整的辦法了。

8

審視中醫的傳承

因為中醫在很多方面沒有標準,所以造成傳承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

首先在診斷方面,望聞問切都是問題。書上記載紅色表示有熱,這個紅是怎樣的紅、紅到什麼程度?紅的範圍多大?氣血好的人和氣血不好的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紅是不一樣的,怎麼區分?你認為的紅和他眼中的紅是同種紅嗎?

氣味方面,由誰來聞這些東西的氣味?患者本人聞到的氣味,就是醫書上說的氣味嗎?他們的表述準確嗎?如果氣味本身就聞錯了或者表述錯了,醫生怎麼判斷?

問診也是一樣,你問到的答案也不一定準確,能準確理解並回答醫生問題的患者可能還不到七成,而會針對性提出好問題的醫生也有限,所以這些都是有可能存在誤差的。

而把脈就更加玄了。那麼這些沒有統一標準的東西,老師在教的時候能不能準確的教給大家,學生在學的時候能不能舉一反三的全部領會,領會了之後又要如何像標準化、流程化一樣地運用?

更重要的是,師父及老師們之間,每個人的觀點、悟性、對古人的醫書的理解又是各不相同的。

同一本【傷寒論】,幾百種註解,你信誰的都沒錯,信誰的都是錯的。怎麼才算正確?臨床中到底該怎麼做?沒人給你答案,全靠自己在實踐中去不斷摸索、總結。

悟性好一點的,五年十年可能才能入門或者小有成就。悟性不好的,可能一生都在盲人摸象、跟着感覺走。老百姓要怎麼來相信中醫?怎麼才能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中醫?

而現實中是,那些偽中醫、庸醫可能更有市場。

10

審視中醫的發展

中醫教材裡面說,中醫從上古時期到今天,一直在發展,而我的觀點恰好相反:從【黃帝內經】成書的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中醫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步!

為什麼這麼說?從張仲景孫思邈到金元四大家再到明清名醫,誰敢說他完全讀懂了【黃帝內經】?更不用提現在的某些所謂的名醫了。連讀都沒能完全讀懂,更遑論什麼超越了!

誰敢說他的書超越了【黃帝內經】成為中醫唯一的最新的經典著作??所以三千年來,中醫一直是在退步的,【黃帝內經】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高聳立在那裡,可望而不可及,所有的探索者都只是在努力而艱難的攀爬着這座山。

而像張仲景在內經之外,另闢疆土,樹起了一座喬戈里峰,但是他也是在研究內經的基礎上,選取了一個方面(湯藥)深入研究才有如此建樹。

就像【易經】,孔子取了它一個『仁』字建立了儒家,老子取了它一個『道』字建立了道教,正是因為【易經】太過於博大精深、無法超越,所以後來者只能在它的基礎了另闢蹊徑。

而中醫發展到今天,能像張仲景、孫思邈、張景岳、葉天士、黃元御等名醫一樣精通【黃帝內經】的人都已經寥寥無幾、甚至絕無僅有了,又如何去超越?!

11

審視中醫人

中醫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中醫人有些什麼問題?首先是中醫人的保守問題。

師父傳徒弟的時候保守,同行之間交流保守,治病用藥時更保守,很多藥不敢用,連附子都不敢用,怎麼傳承、怎麼相互促進、怎麼治得好病?

不但保守,還喜歡自以為是,覺得其他醫生都是飯桶,天底下就自己最聰明、最厲害的中醫人不在少數!

第三,缺乏開放的心態,剛剛前文提到過,不要一味的反對西醫,也不要一味的反對別的中醫流派,等你學到他們的精髓了再來反對也不遲。你都不了解,反對啥呀?

比如徐靈胎【醫貫砭】、陳修園【景岳新方砭】,那是在徹底讀懂二書之後作出的理性探討,你們沒有去深入學習過西醫或其他流派的中醫,在那裡反對什麼?

哲學領域是存在真理的,所以哲學是樸素的;但科學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所以中醫必須吸收最新最先進的科技來為自己所用。

此外,咱們中醫人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是不是真的將『醫者仁心』的『仁』字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是不是真的做到『大醫精誠』的『精誠』?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良,一種為了中醫夢想而甘於平淡、不懈努力的人生價值觀。

總結

最後我依然認為,我們急需要一大批完全相信中醫、精通中醫與西醫的大師站出來振臂高呼,來統領一場醫學的革命,就像毛主席帶領共產黨建立新中國一樣,用中醫理論整合西醫,建立中國現在醫學——新的中醫!

I版權聲明

本文源於『椎絡堂』,作者/ 李太雲,版權歸權利人所有。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醫館界』立場。

· END ·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