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周岱翰·集嶺南流派經驗,揚中醫治瘤精髓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5-27 14:02|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386| 評論: 0|來自: 中醫藥報3版

摘要: 周岱翰,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腫瘤臨床工作50餘年。 辦公室椅子上坐着一位和藹的老人,稀疏頭髮絲毫不亂,身上純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周岱翰,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腫瘤臨床工作50餘年。

辦公室椅子上坐着一位和藹的老人,稀疏頭髮絲毫不亂,身上純白色的襯衣筆挺,襯衣左邊的口袋裏別着一支鋼筆。他,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周岱翰。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周岱翰面色紅潤、思維敏捷、話語清晰。從醫從教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始終堅守至精至誠的醫者信條,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堅守在中醫藥教育、科研、臨床一線。

受教嶺南 師從名家

周岱翰1941年出生在廣東汕頭的一個醫學世家,從小受家庭薰陶立志從醫。1960年,國家政策支持報考中醫藥院校。當年,周岱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

大學期間,周岱翰從好奇到痴迷中醫,學習較為刻苦。當時,中醫學院按師範院校待遇,學校免費提供就餐,家庭經濟拮据的他,每年暑假不回家,約好班裏同學帶上饅頭,爬到學校附近的白雲山上背誦【黃帝內經】【金匱要略】【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回想起這段艱苦的學習經歷,周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大學時代給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機會,讓我打下了良好的中醫基礎,至今受益。』

1966年,周岱翰大學剛畢業,適逢文化大革命開始,他就參加了廣東縣級醫院的醫療隊工作,1968年春被分配到廣東東莞皮膚專科醫院,他成了該院的第一個中醫醫生。當時,醫院沒有中醫科,為了開展中醫藥治療,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開始着手購置百草櫃,籌備完成了醫院首個中醫科。

『許多鼻咽癌頸部轉移的患者,或經過放射治療後,皮膚潰爛,痛苦不堪。』因為在門診可以遇到這樣的患者,周岱翰開始探索草藥治療。基層缺醫少藥、治癌乏術,對於剛剛開始行醫的周岱翰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挑戰。就是從那時,他立志鑽研腫瘤病的中醫診治方法,解決更多病患的痛苦。

『8年的基層臨床實踐,讓我對腫瘤的診治有了自己的認識。』1976年,周岱翰調回廣州中醫學院(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方劑教研室工作。於是,他有機會跟隨嶺南名醫周子容、關濟民學習。這段時間,他更加系統地研究中醫治癌方法和抗癌中草藥等。同時,着手籌建腫瘤研究室,並在學院附屬醫院開設了腫瘤專科門診。

帶瘤生存 藥食並施

當時,周岱翰開展中醫治腫瘤研究,得到學院和相關科研部門的支持,1979年,他作為當年國內首批學者應邀到香港講學,成為國內較早從事中醫藥治癌研究、中西醫結合抗腫瘤臨床探討和開設中醫腫瘤學專科教育的學者之一。

不久,周岱翰聯繫當時的華南腫瘤醫院(現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開始科研協作。『那時,醫院還沒有中醫科室,科研協作對醫院的中醫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那時我每周兩天到病房為患者開中藥。』十年磨一劍,在他的極力推動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於1987年創建腫瘤科病房。目前,該院的腫瘤中心已發展成為四個腫瘤病區,近200張床位,有高級職稱醫生20餘人,醫院腫瘤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省重點學科,是華南地區中醫腫瘤的龍頭科室。

周岱翰說,嶺南人的體質特點與其他地區域不同,與中原人的壯實高大相比,嶺南人多體形瘦小,不耐攻伐,故嶺南醫學的治則治法應注重中和。他推崇【醫宗必讀】『積聚初中末三期』論治,『初者……則任受攻;中者……任受且攻且輔;末者……則任受輔。』早在20世紀90年代,受啟於明清醫家提出的『帶病延年』『帶疾終天』的論述,周岱翰提出了『帶瘤生存』的觀點,『在治療腫瘤疾病時,當邪正對峙、邪難壓正的情況下,會出現「帶瘤生存」的特殊階段。治療腫瘤就是通過辨證論治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這是中醫治療腫瘤的特點和優勢。』倡導『帶瘤生存』,更新治癌觀念,體現整個抗腫瘤過程中的務實態度,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現大量胸、腹水或骨、肝轉移等情況,如能及時進行有效的抗腫瘤綜合治療,大部分患者仍可獲得較長生存期。當前,臨床中獲得早期診斷的惡性腫瘤仍佔少數,大多數癌症患者發現時已屬中晚期,『帶瘤生存』的理念有着重要意義。

周岱翰強調中醫藥應當早期且全程參與腫瘤的治療,而不僅是晚期患者的『最後選擇』。提高中醫藥的治療參與率有助於提高中晚期癌症的臨床療效,從觀念上擯棄腫瘤的『過度治療』,使無法治癒的腫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而『帶瘤生存』。所以,帶瘤生存不是被動等待腫瘤進展,而是針對瘤塊和人體的標本狀態主動的『精準』治療,是中醫天人合一觀念在腫瘤臨床中的具體體現,強調人是一個整體,人與環境相統一,體現了人瘤共存的『和諧』思想。提倡『三因制宜』的個體化治療,是在中醫特有的理論基礎上形成的疾病觀與治療觀,促進了合理化和人性化治療。

隨着對腫瘤基因組學的解讀和腫瘤病理變化的深刻認識,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將腫瘤論述為可控性疾病,腫瘤是一種慢性病的觀念逐漸被人們接受。對癌症的認識從『絕症』到『可根治』到『可控性疾病』『慢性病』,這與『帶瘤生存』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西醫治病重視結構是個空間概念,那麼中醫的辨證論治突出的就是時間和空間概念。』周岱翰說,中醫藥治療腫瘤較多體現在穩定瘤體層面,許多病人經過治療症狀減輕,體質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存時間延長。

癌症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當前多數病人未能早期就診,確診時多數進入晚期,身體正氣虛弱,而採用西醫手術、放化療等措施往往進一步削弱正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必須時時顧護胃氣,周岱翰重視食療補中與祛邪療法合用,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嶺南中醫腫瘤學術流派善用南藥診治腫瘤,如陽春砂、廣陳皮、化橘紅、何首烏、廣藿香、巴戟天、廣佛手、高良姜、廣金錢草等。嶺南民眾日常生活中廣泛自發應用中草藥的花、果、根來煲涼茶和『老火湯』,入藥的花類品種達30餘種。嶺南民間亦有許多治療經驗,如貓爪草煲瘦肉或兔肉用於瘰癧痰核、疔瘡腫毒、惡性淋巴瘤等,葵樹子熬豬骨常服可治療鼻咽癌。民間有效的抗腫瘤食療驗方也常用於食管癌、肺癌、肝癌等常見腫瘤,如土茯苓煲烏龜、五指毛桃煲雞等。

受本土悠久的食療文化和藥膳經驗的啟發。2003年,周岱翰出版首部中醫腫瘤食療專著【中醫腫瘤食療學】,融理、法、方、藥、食於一爐,根據中醫臟腑學說、藥物和食物的四氣五味,參考現代腫瘤營養學的研究成果,結合他自身的臨床經驗而『辨證施膳』,具有濃郁的嶺南中醫藥文化特色,豐富了嶺南中醫腫瘤學術內涵。

周岱翰臨床研究方向以嶺南地區多發的肺癌、原發性肝癌等攸關民生的重大疾病和重點病種入手,針對嶺南地區肺癌『脾虛痰濕』病機,提出了『益氣除痰法(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保肝抑瘤治療原發性肝癌』等一系列經過臨床實踐檢驗的治則治法。另外,周岱翰還注重新藥研發,他研發的國內第一個治療肺癌的中成藥鶴蟾片,獲得1986年全國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部級)乙等獎。在科研方面,周岱翰的研究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精研學術 傳承育人

嶺南地處我國最南端,瀕臨海洋,形成了不同於中原的獨特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本地區天氣炎熱,年平均氣溫較高,高溫時間長,四季不明顯。炎熱多濕易致山嵐瘴氣(瘴氣即指熱帶山林中的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因素,簡稱『瘴』,如『瘴癘』『毒瘴』『瘴雨蠻煙』)。嶺南特有的氣候環境對當地人體質形成、疾病發生與轉歸均有着較大影響。嶺南人群的體質可概括為『陽浮陰閉,元氣不固』,具體說來是『上焦多浮熱』『中焦多濕蘊』『下元多寒濕』。周岱翰將包括導致生長癌瘤的毒邪和癌瘤長成後產生機體危害的內毒稱為『癌毒』(複合邪)。他根據嶺南氣候環境狀況、六淫致病特徵、嶺南族群的體質偏勝,提出惡性腫瘤的病機特點為『毒發五臟,毒根深茂藏』,確立論治本區癌瘤從『濕熱、瘀毒』立論的策略,熱毒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治療腫瘤的中草藥以清熱解毒藥比例最大。

周岱翰提出放射反應和放射損害屬性為火邪、熱毒,而『火邪』『熱毒』屬於陽邪,具有溫熱性質的特點,歸屬『溫病學』範疇。此外,對化學藥物治療後的消化系統損傷、骨髓抑制症狀而出現的脾腎陰虛,亦可按溫病學傷陰論治,溫病學『清熱』『養陰』治則治法可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在中醫腫瘤學術領域發揚和拓展了『溫病學說』的應用。

嶺南中醫腫瘤學術流派較早開展教學與傳承雙軌並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周岱翰首先將中醫腫瘤學納入全國高等院校專業培養體系。上世紀80年代,他先後編寫廣東省中醫腫瘤專科班和大學選修課教材【中醫腫瘤學講義】。2005年在全國中醫藥院校率先開展中醫腫瘤本科教育,創辦中醫腫瘤本科方向班。2014年,他設立獎學金、創立『中醫腫瘤卓越班』培養後備人才。先後主編首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腫瘤學】。周岱翰較早培養中醫腫瘤博士生等高層次專門人才,1996年受聘為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聯合培養博士生。周岱翰注重培養中醫腫瘤學師承人才,為全國第三、四、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06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其外籍弟子分別在澳洲、越南從事中醫腫瘤臨床工作,還建立了中醫腫瘤科室。他更為省內外、特別是基層單位培養腫瘤專業技術骨幹200餘人。

德藝雙馨 名揚海外

周岱翰德藝雙馨、仁心仁術、治癌聲譽遠播國內外。他用中醫療效征服『洋』病人,每年都有大量的外賓、華僑前來求醫,使許多不少晚期癌症患者的病情得到緩解,有澳大利亞的、英國的、泰國的……半生講學路,弘揚岐黃術。作為中醫教授,他是較早走出國門,登上西方高等學府講台的中醫學者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學邀請鄧鐵濤、周岱翰等教授到香港作有關專題學術講座,成為國內第一批赴港澳地區講學的中醫生。此後,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家反覆多次通過各種形式邀請他講學及科研協作。

1998年,一位41歲台灣商人林先生被診斷為舌癌,因其拒絕手術及放射治療,求助於周岱翰,診其為『舌疳』,屬心脾鬱火,熱毒瘀結所致,開出了以導赤散、黃連解毒湯為主方的湯藥,同時配合中成藥及西藥治療。經過3個月治療,患者舌側潰瘍癒合,舌體腫物及腫大淋巴結消失。林先生感激地說:『周醫生和古老的中醫藥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並捐獻10萬人民幣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中醫腫瘤研究基金會——廣東華佗腫瘤研究基金會,後經各方贊助增資至50萬元,用於資助中醫藥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相關研究。

1997年,東南亞某國一位政要的女兒因疲乏、消瘦、身體健康狀況突然變差,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IV期)。醫生建議到美國進行骨髓移植,但風險很大。患者不遠萬裏來到廣州向周岱翰求助,希望用中醫藥進行治療。面對虛弱不堪的患者,周岱翰以中藥、傳統抗癌中成藥控制住了病情,並且改善了患者體質,20年來,這位患者一直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病情沒有復發。

2005年,一篇採用純中醫中藥方法根治癌症病人的報道引起傑弗瑞D·懷特博士的高度重視,傑弗瑞D·懷特是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癌症補充和替代醫藥辦公室主任,他專程來華與周岱翰探討中醫腫瘤學術,並與近20位治癒或帶瘤生存的患者座談。通過這次訪問,懷特博士感受到了中醫藥的獨特魅力,並開啟了延續至今的中美腫瘤專家的科研項目協作。

半個世紀來,周岱翰臨證診治規範細心,以人為本,仁心仁術,下午門診常常從2點半一直看到晚上八九點。他踐行自己的『三滿意』從醫原則,即患者滿意(緩解病痛)、自己滿意(盡心盡力)、醫院滿意(醫德醫風好)。周岱翰的病人病情複雜,大多數是中晚期的、耐藥的或復發的、全身轉移的癌症患者。因此,對待每一位病人都要全方位地了解病史、治療經過,根據全身和局部腫瘤情況制定適宜的治療、康複方案。他不辭勞苦,不放過任何診治細節,讓病人得到『醫學與人文雙重雙倍呵護』的言傳身教,弟子們無不深受感染。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周岱翰常常對學生們講,『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如今,周岱翰仍堅守在臨床、教學、科研第一線,診治病人、授課帶徒、科研創新三不誤,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一位中醫學者的情懷與精神。(陳計智)

(C)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