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熊继柏·知行合一守正道,手到擒来克疑难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6-9 10:35|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2524| 評論: 0|來自: 中医药报3版

摘要: 熊继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三岁习医,十六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从事中医高等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熊继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三岁习医,十六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从事中医高等教育30余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20余部。

在湖南长沙,有一位誉满三湘的名医,他悬壶济世60年,活人无数;教书育人38载,桃李芬芳。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治病救人,二是教书育人。他就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他用一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践行了『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用一颗『大医精诚』的仁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吃苦耐劳 尊师重道

『当一个好中医,必须三具备:第一,扎实的理论功底;第二,丰富的临证经验;第三,敏捷的思维反应。』熊继柏常对身边的学生说,学中医首先要熟读经典,要多读、多背,要肯下苦功夫。熊继柏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得益于他少年时代的2位老师。

1954年熊继柏12岁,因体质差干不了农活,爷爷逼着他学医,读的第一本书是王叔和的〖脉诀〗。小熊继柏喜欢一边背书一边提问,身为骨伤科医生的爷爷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于是带他拜常德名医胡岱峰为师。

学医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书。熊继柏家境贫困,睡觉是裹着一床破棉絮,吃饭是红薯加玉米糊,哪里有钱买书?于是,熊继柏就借来老师的藏书,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每抄一本,经老师点校,就背一本。熊继柏记忆力惊人,很快,〖医学三字经〗〖药性歌括四百味〗〖时方妙用〗〖汤头歌诀〗等,年幼的熊继柏均熟记于心。胡岱峰很喜欢这个勤奋聪慧的『伢子』,于是教他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我当时不懂事啊,很不高兴。这么多同学都不读〖伤寒论〗,不读〖金匮要略〗,偏偏只要我一个人读,并且还要背,这不公平啊。』不情愿归不情愿,熊继柏还是将两本经典背得滚瓜烂熟。

还有一件趣事,让熊继柏记忆犹新:当时班上有个孩子,一天晚上喊全班同学去池塘偷鱼,吩咐熊继柏负责盯梢。老实巴交的熊继柏不敢去,一个人待在宿舍看书。哪晓得胡岱峰听说班上孩子要去偷鱼,就跑到学生宿舍来查。一看只有熊继柏在,就问他怎么没去偷鱼,熊继柏说:『我不敢去。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搞不得的。』师傅觉得他『良心很好』,于是私下里教他一些摸脉的诀窍。『那天我没偷鱼,而我的收获呢,实在是太大了。』 熊继柏笑着回忆说。

18岁时,熊继柏拜名老中医陈文和门下。陈文和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因善治温病而远近闻名。当时在公社卫生院药房当学徒的熊继柏,听说陈文和要在县里举办中医进修班,就找到了卫生院领导,『死皮赖脸』要去参加。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进修班后,在陈文和的指导下,熊继柏开始着重学习〖黄帝内经〗〖温病条辨〗。『陈老师非常喜欢我,他讲〖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的时候,班上很少有人听得懂,他烦起来了,便说:「熊继柏你上来给我复讲。」我就站在座位上,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通俗地给大家解释一遍。』 陈文和十分偏爱这个悟性非常高的学生,单独给他开小灶——学习方剂。老师告诉他,要当一个好医生,必须学方剂,于是,白天熊继柏在进修班学习,晚上背汤方,用了2个月时间,背下了两千个验方、秘方及经典方。

令熊继柏痛心的是,『文革』期间,两位老师相继过世,自己由于被打成『牛鬼蛇神』而行动受限,无法为2位恩师亲自送终,成为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文革』结束后,熊继柏找到湖南省卫生厅领导,给两位老师『落实政策』,恢复了他们名老中医的名誉,并出资为老师修葺了墓碑。『两位老师我终生不忘,我得益于他们,四大经典全靠他们教诲,否则我不可能走上中医正道。』熊继柏说。

学用结合 悬壶基层

说到行医之路,熊继柏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从16岁接诊第一个病人开始,所有的经验都是自己在摸爬滚打中『实战』得来的。他用『知行合一,学用结合』8个字,形容自己60年的行医生涯。

1958年,16岁的熊继柏开始悬壶乡里,成为一名『小郎中』。第一个接诊的病人是附近杨家山上的一个村民,得了『大头瘟』,脖子肿成跟头一般粗,又疼又痒。熊继柏自恃饱读医书,于是很有把握地开了普济消毒饮。没想到病人吃了不见效,又换成防风通圣散,仍是不奏效。熊继柏急眼了,吭哧吭哧跑了30多里山路去找老师胡岱峰。熊继柏回忆:『一进门,还没等开口,老师就问,看不好病了吧?我就把这个病和所开的处方原原本本一讲。你猜老师给我出个什么主意?送我3个字:「翻书去」!』

熊继柏这下傻眼了,『我这来回六十里的山路算是白跑了,但「翻书去」这3个字有好处啊。回去一通宵,我一边翻书一边思考,这样得来的知识比老师讲的印象要深得多』。终于,熊继柏找到『消风败毒散』,加上大黄,3服药下去,病人头面肿明显消下来了。『我没有跟我的师傅上过临床。我的诊疗经验,完全是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和积累的。所以当我治好这个病人时,那个兴奋劲啊,肚子都不饿了,一天不吃饭都可以。』

没过多久,熊继柏又碰上了个棘手的病人。 一个十八九岁的精神病患者,大雪天里一丝不挂地乱跑。家人多处求治无果,只好用链子把他锁在家里。『病人疯到什么程度呢,他不分昼夜,大喊大叫,满口吐涎。』 熊继柏回忆道。他按照痰火躁狂的思路,先后开了3个方子——礞石滚痰丸、当归芦荟丸、生铁落饮,但都如石沉大海,病情丝毫未见起色。明明方证相符,为什么就是没有用呢?熊继柏又陷入苦苦的思索。翻了一晚上书后,他琢磨出来2个方子:〖金匮要略〗的风引汤和控涎丹。几服药下去,病人能睡觉了,能穿衣了。10服药后,完全康复如常人,至今仍健在,孙子都有了。

经历了这些事,熊继柏明白了一个道理,书读得再好,也只能说明一个人会读书,并不代表就是一个好医生。只有『知行合一,学用结合』,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才能练就『真功夫』。

真正让熊继柏名声大噪的,是他治好了一位濒死的流脑患儿。1963年,石门县维新镇流脑、乙脑流行,很多患者因病夭亡。一个叫周金木的男孩,高热昏迷5天,手足抽搐,角弓反张,浑身发斑。县人民医院会诊后,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这个节骨眼上,家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熊继柏。他诊断后下了一剂猛药——『清瘟败毒饮』大剂,生石膏的量用到半斤,用一大张报纸包着,嘱咐家属弃药罐而用大吊锅煎药。一日一夜,病人喝下了10碗药汤。奇迹出现了,病人高烧退了,也不抽搐了。随后病情好转,几天后痊愈。这年熊继柏20岁,一夜之间闻名十里八乡,乡亲们都叫他『熊神仙』。

在石门县这个贫困山区,熊继柏一干就是22年。风吹日晒,寒来暑往,他每天跑几十里山路,看100多个病人。他总结:『农村病种特别广泛,农民吃药「不吃多」,急性病吃3服药、慢性病最多10服药就得见效,药价还得便宜,贵的药农民吃不起。』在基层的行医经历,使得熊继柏对农民的感情特别深厚,如今只要有石门县的病人找他,熊继柏总是特别照顾,优先诊治。

三尺讲坛 传道授业

1978年,中央下发【1978】56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试,在民间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充实到国家医疗单位,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就是这样一个文件,改写了熊继柏的命运。他从此走上了高等中医学府的讲坛,一讲就是38个春秋。

当时石门县人民医院的老院长,为了让熊继柏能参加这个考试,在没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就给他报了名。考试临近,才派人去他家通知他。熊继柏就这样参加了选拔,两次考试均在湖南省名列榜首。1979年,湖南省人事厅和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下发调令,调熊继柏到湖南中医学院当老师。

36岁的熊继柏初次跨进大学校门,校长安排他讲〖黄帝内经〗。为了讲好这门课,熊继柏下了很多苦功夫。『讲台上的艺术我不了解,所以当时学校老师们讲课,不论老少,只要和中医有关,我基本上都去听了。』此外,熊继柏还跑到湖南师范大学偷师,学习师范类的高级教师怎么讲古文、怎么写板书……仅〖内经〗一门课,他就先后动手写了上百本详细的备课本。

天道酬勤,很快,熊继柏在三尺讲坛上也是名声大震。学生们都说,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理论联系实际而又融贯经典,是其教学广受欢迎的关键。

他讲课从不拿讲稿,每一条经文、汤方,他不但能倒背如流,更能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辨证体会与之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富有代表性的医案不胜枚举。那些或疑难或复杂的病例,在他用中医理论讲解和剖析下,总能诠释得深入浅出、清晰透彻。为了聆听这位『明星』教师授课,学生们会在打早饭前赶去教室占座,以至于校方不得不出台规定,旁听的外班生必须自带板凳。

除了〖内经〗,熊继柏还主讲〖中医内科学〗〖难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课程,先后8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教学同时,他应邀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讲学,总共在省内外做了200多堂大型学术讲座。

2008年,熊继柏到某大学做讲座,盛况轰动一时,连走廊里都挤满了听众。为了『考倒』他,一个香港同行挑中医古籍中冷僻晦涩的条文,向熊继柏『发难』,却读错2个字的发音,被熊继柏当堂指正。从此,他对熊继柏佩服得五体投地,熊继柏也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问不倒』『中医界的易中天』。

古稀之年,熊继柏仍然心系中医药传承事业。2014年,他首创『临床现场教学课』,即现场临证、实时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真实直观,既遵循了中医口传心授的教学规律,还打破了传统师带徒的人数局限。『临床现场教学课』每月举办一次,由最开始参加学习的骨干医生三四十人,发展到每次现场听讲的人数达500人,影响也由湖南省逐步辐射全国。2016年初,这一现场教学通过手机直播,实现了近2000名用户同步观看。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熊继柏特意在现场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疑难案例讲解,每次临诊十几个人,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疑难病患者。熊继柏认为:『临床现场教学要教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势必选择疑难病症。尽管诊治寻常疾病一样有借鉴意义,但相较而言,治愈疑难病、危重病更能显示一个中医的真功夫,更能提升中医工作者的自信心,也更能让学员们学习到中医实战的真本领。』

用药如神 屡起沉疴

熊继柏常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他60年的行医生涯,就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见证。熊继柏是一个『纯中医』,从不开西药、中成药,从不开『无汤头之方』,更不会做任何西医检查。他看病速度很快,从望闻问切到开出处方,通常用时5分钟。诊治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尤其是各种疑难病症及危急病症,总能做到『辨证如理乱丝,用药如解死结』,屡用中医药创造奇迹。

一位曾下过几次病危通知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人,高烧41.5摄氏度,全身斑疹、黄疸。家人抱着一线希望,找到熊继柏。他辨其病机为热毒入血分,予以〖千金方〗中犀角解毒汤,5剂药后退烧,20剂后,病人斑疹、黄疸皆退,临床指征消失,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北京患者张某,2011年肺癌手术后化疗半年,出现脑转移,站不稳,头昏头痛剧烈,求诊于熊继柏。熊继柏诊此乃正气内虚并兼痰凝毒聚,需扶正益气与化痰祛瘀贯穿于治疗始终。熊继柏清楚地记得,病人第一次是被人『抬』进诊室的,第二次是『扶』进来的,第三次是亲友『陪』着来的,第四次却是自己『走』进来的。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国家水电八局医院,熊继柏使一位外伤后昏迷一年多的植物人苏醒;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使一位高热昏迷30天的病毒性肺炎病人热退神苏……

鉴于求治患者中急危重症患者居多,熊继柏坐诊的一间诊所,特意将诊室门加宽一尺,方便患者担架出入。

熊继柏是患者心目中的『救命医生』,许多西医一筹莫展的怪病,亦能药到病除。

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从右乳下肿起筷子粗细的一条凸线,直插小腹,疼痛拒按。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炎,打针、服药均无效。熊继柏辨其病位为肝经循行部位,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滞血瘀,予以血府逐瘀汤加玄胡,20服药后治愈。

一位中年教师患流黑汗的『怪病』,晚上不出白天出,全身发黑,全国多家大医院诊断为内分泌失调,服用西药已难奏效。患者羞于见人,意志消沉。熊继柏诊断后认为,问题出在肾脏,肾阴虚致虚热自汗。处方为知柏地黄汤治肾脏虚热,外加龙骨、牡蛎助止汗,不出一个月,黑汗止了。几个疗程后,病人痊愈,容光焕发。

只要出门诊,熊继柏总是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到诊室,无论刮风下雨,一分钟都不会延误,几十年来都是如此。由于长期久坐,熊继柏腰椎间盘突出症很严重,曾有一次疼得下不了床,他不顾家人反对,硬是躺在担架上,让弟子抬进了诊室。2006年以前,熊继柏每天门诊量达到100多人,尽管累得筋疲力尽,但遇到两种病人,他都会无条件加号:一是危重症病人;二是外地来的病人,特别是农村来的病人。『他们特别不容易,花费大量的路费和住宿费,如果来了不给看,良心会受到谴责。』熊继柏说。

从基层中医作为起点,到走上国医大师之路,熊继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熊继柏救治病人100多万人次,发表医学论文100多篇,出版医学专著20多部,授课8000多学时,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75岁的寿宴上,熊继柏这样评价自己:『老朽年逾七十五,耳聪目明不迂腐,知行合一守正道,大医精诚序真谱。』(杨志云)

(C)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