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這一被稱為承載着『中國考古學百年夢』,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多學科參與研究人文科學重大問題的國家工程,10多年來對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的都邑性遺址和中心性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復原了不同時期先民的生活情景,為最終解答中華文明起源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擁有延續而漫長的歷史。然而正如古人所討論的『黃帝四面』『夔一足』,這段歷史的上古面目,數千年來卻神秘而模糊。為此,從【尚書】【天問】到【史記】【竹書】,再到近代的【古史辨】,一代代的中國人對於自己從哪兒來,夏商周三代和三代之前是怎麼回事,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究和追問。然而,囿於材料和文獻『不足征』,所取得的突破極為有限。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功績和際遇在於,它成功地實現了舉全國之力,聚多學科之智,着眼全國通盤考慮,強力推動各大考古發現向『五千年中華文明探源』這一共同方向前進。依靠天時地利人和,河南偃師二裏頭、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遼寧牛河梁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一個個考古發現震驚學界,令民族振奮,令世界矚目,中國史前文化透露出的文明曙光日益清晰。 歷史學家陳寅恪有言:『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究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綜合國力持續提升,今日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值此時刻,加強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不可避免地成為『一時代之學術』的『新問題』。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適逢其時,完成了『新材料』的供給。 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意義,本於學術,卻遠遠超出學術的範圍。就多學科協同作戰而言,它涉及考古、物理、化學、生物、地學、農學、醫學、天文學、計算機科學等近20個學科,是學科交叉的一塊寶地,更是科技文化、學術思想進步的依託和平台。就補全五千年歷史、書寫民族文化『家譜』而言,它是凝聚中華民族向心力,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堅定走適合自己道路的絕佳途徑。而對於文化教育、社會心態而言,它給了每一個中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民族的契機,通過了解上古歷史,尤其是追慕那些文明始祖,增進智慧、淳化道德。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五千年中華文明在人類四大古文明中唯一賡續不絕,從未斷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通過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間眾多遺址的發掘,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邁出了講清楚中國古史的關鍵一步。儘管考古作為一項靠材料說話的工作,要完全解答中華文明源頭之問,今後的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但已有功績之輝煌和將來前景之可期,足以讓我們以更齊心協力、昂首挺胸的姿態,從容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