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華中醫藥學會 顧泳 壓火丁治嬰兒吐乳症、敷貼治小兒哮喘、八味散治小兒牙齦紅腫出血、當歸六黃湯治兒童盜汗⋯⋯海派中醫兒科曾經百花齊放,各展所長,為呵護申城孩童的健康發揮着獨特作用。 然而,輝煌一時的海派中醫兒科,在上世紀90年代漸漸萎縮。 『六一』兒童節前夕,當記者就目前的兒科就診難走訪滬上醫院時,不少專家指出,如能發揮海派中醫兒科『簡、便、驗、廉』的適宜技術,可以救治諸多患兒常見疾病,有利於破解兒童看病難題。振興海派中醫兒科,已是當務之急。 中醫兒科人才流失嚴重上海中醫大附屬曙光醫院教授葉偉成介紹,海派中醫兒科興於宋末元初、盛於明清。徐氏兒科、董氏兒科曾聲名遠揚。 其中,徐氏兒科掌門人徐小圃素有『徐麻黃』之稱,他善用麻黃、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解放後,徐氏兒科傳人在申城依舊活躍。 如曙光醫院王玉潤教授,利用三伏天中藥敷貼治療哮喘,資料顯示,1967至1977年10年間,王教授共收治9590例患兒,有效率達80%。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海派中醫兒科卻遇到生存挑戰。葉偉成回憶,連續幾年,醫院兒科流失了20餘人。現有統計發現,申城54個中醫流派中,17個已經失傳、另有11個即將失傳,其中不乏中醫兒科流派。箇中原因,除了當時人口出生減少、市中心居民區動拆遷,導致問診量大幅銳減外,中醫兒科在待遇、晉升等方面都面臨不少阻礙。人才流失,直接導致部分適宜技術失傳。 大量臨床實踐證實:傳統中醫適宜技術,在診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領域卓有成效,還為臨床科研提供了大量寶貴的線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俞建教授說,中醫辨證精髓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以兒童性早熟為例,上世紀70年代,名老中醫顧文華教授提出,『陰虛火旺』是性早熟發病機制,以『滋陰瀉火』為主治原則,為日後專家利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一步探討性早熟機理奠定基礎。 又如,名中醫陳玉銘先生以小兒推拿、藥餅敷臍治療哮喘,每每奏效,民間稱之為『大餅郎中』;陳先生的敷貼法為後人『以中藥敷貼離子導入防治哮喘』帶來啟示,並就此形成曙光醫院兒科的特色。 適宜兒科技術大有作為而今,申城又遇新一輪生育高峰,海派兒科中醫適宜技術可大有作為。以小兒遺尿為例,曙光醫院兒科趙鋆表示,我國兒童遺尿發生率為4.6%,他們常被大人責罵,有的甚至出現身心障礙。曙光醫院以徐氏兒科『溫陽止遺』為治療原則,設計『五子止遺方』;通過多中心評價發現,總有效率達94.3%,對腎陽不足型兒童遺尿療效尤甚。 中醫兒科期待重新振興,在傳承經典的同時服務於時代需要。葉偉成建議,傳承中醫特色技術應有相關扶持政策。如人才的培養方法,應有別於西醫模式。規範的學院教育固然重要,但就技術傳承而言,『師帶徒』傳統方式也應強化。對臨床醫生,晉升等考核標準需加以適當調整,過於側重科研的指標會影響醫生鑽研臨床技術的積極性。應鼓勵臨床醫生掌握技術,應用臨床。『 過去,醫院的自製製劑不少是由醫生臨床總結而來。類似的醫學轉化,如何普及推廣,也應有相應的鼓勵措施。』俞建還表示,適宜的中醫兒科技術通過專家知識傳授,普及至社區,可改善當前兒科就診過於集中專科醫院的格局,為更多患兒帶來福音。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華中醫藥學會』,作者/顧泳,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龍葵 視覺|三七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