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明德精神歷史演變考辨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9-4-27 10:18|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2620| 評論: 0|原作者: 儲昭華|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中華民族有着極其深厚悠久的崇德敬祖傳統,這也是中華文化最突出的特徵所在。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明德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礎,經歷了萌生、升華和發展的過程。略加追溯和考辨,有助於我們對『明德』的意涵與意義獲得更 ...

中華民族有着極其深厚悠久的崇德敬祖傳統,這也是中華文化最突出的特徵所在。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明德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礎,經歷了萌生、升華和發展的過程。略加追溯和考辨,有助於我們對『明德』的意涵與意義獲得更具體深入的認識。

『德』的源始意涵與民族文化之根

儘管『德』字的問世和逐漸定型,始於有文字記載的殷商,成於西周,但『德』的觀念,則淵源悠久,雖然不同的文獻具體說法有所歧異。按照【國語·晉語】的記載,早在黃帝、炎帝時代,中華民族誕生伊始,便有了『德』的觀念。其中司空季子之語,有助於我們追索『德』的最原初含義:『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異類雖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敬也。』此處所謂『德』,究竟是氏族圖騰,還是各氏族所敬奉的特有神靈和祖先神,或其所特有的禁忌、習俗、規則,抑或是所有這一切的統一體,論者各有解釋。這提示我們,所謂『德』,其源始的含義應是使一個族群成為其自身的特有標誌、精神特質,『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反之,『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隨着部族的不斷融合統一,這種既有外在象徵,更為全體成員所共同尊奉之『德』,也隨之不斷融合,逐漸孕育形成中華民族之不同於他者的特有的精神特質,從而構成了中華文化傳統之根和民族之魂的胚基。遠古時期華夏先民所尊奉的這種『德』的觀念,應是『明德』傳統得以形成的文化之基。

這種最初的『德』,當然更多的是文化人類學意義上的,尚不蘊含明確的善惡是非的價值取向。雖然不屬於物質生活資料,但它同樣是一個族群生存、延續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形成的巨大內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將每個成員凝聚起來,組成一個族群整體,進而維護並鞏固族群社會生活的秩序,使每個成員得以在整體中、通過相互協作而贏得生存,並找到自身的精神皈依。這應該是【說文解字】關於『德』的解釋『德者,得也』的最主要的含義所在。言『得』,莫大於此,其他的含義都應是這一點的具體體現而已。

隨着國家的產生,這種包含多層面豐富內涵的源始之『德』,開始分化為不同的形態。而作為由以維持族群生存和發展的精神資源,這些不同因素也自然為人王及其族姓所承襲和掌控,因此,在殷商甲骨文中,天命、商王的祖先神,為政的立場、方略、法則、權能和特性等,成為『德』的不同形式的體現。學界也因之往往各重一面,形成不同的解釋。

作為道德概念的『明德』的形成與演進

一般認為,『德』的觀念發生重大飛躍應在西周時期。基於對夏商末代之王暴虐失德導致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的總結,周人對原有『德』的觀念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造:不僅將各種不同的含義加以融合統一,更重要的是,開始體現出鮮明的價值取向,使之具有道德的意涵,以此表示為政者所應有的向善的德性、行為和舉措。其主要含義包括敬天尊祖、保民安民。所謂『明德慎罰』『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之『明德』便是意為『彰明德性』『恪守德行』。與之相應地,『德』字的寫法也開始『從直』『從心』,表示其應為為政者所應有的內在自覺取向,是天命所指。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德』也因此被稱為人心內在應有的『明德』。『既用明德,後式典集』中的『明德』則應指的『澄明之德性』之義。

周人所強調的『以德配天』之『德』,儘管開始被稱為『明德』,但其主要是針對為政者而言的,且最終歸於天命,即認為唯有有德或明德者,才能贏得天命的眷顧,享有天下——就此而言,『德』似仍不免含有工具、手段意味。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孔子,對『德』的概念進一步加以深化和發展:一方面,孔子真正將德性凸顯為不只是為政者,而是每個人內在的天命之性;另一方面,賦予德性以新的更豐富的含義,將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規範融入『德』的概念之中,成為其具體的內涵。這意味着,『德』對為政者來說,理當以愛民、安民為宗旨。而作為人皆秉承的天命,每個人都應以此不斷完善自身。如此,『德』真正成為每個人內在所應有的、構成人之根本特質的明德。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所提出的所謂『德』之凸顯在很大程度上規定了中華文明的基本特質,指的應是這種構成人的天命之性的內在明德。

作為這一思想演變過程的結晶和集中表達,【禮記·大學】一開篇便將此定為使人之成人的『大學之道』的根本所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作為『三綱領』的具體落實,『八條目』明確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以『明明德』為歸宿:『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以此提示人們:對人來說,修身無疑為本,而目標和旨向則應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如此,才能最終『明明德於天下』。

關於『明明德』的兩種解釋理路

對這一成人、為政的綱領,其後儒家形成了兩種各有側重的解釋理路。一種以朱熹為代表,認為『我之所得以生者……其光明處,乃所謂明德也。』它得之於天,其本體之明,未嘗止息,只是為人慾所蔽而有時而昏。為學的目的就在於將其重新『發明』出來,以復其初。所謂『明明德』之『明』就在於提撕人的本性。由此,朱熹繼二程之後,將親民釋為新民:既然自明其明德,又當推己及人,自是去舊污而成新民,『新民者,所以使人各明其明德也』,最終『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很顯然,朱熹的闡釋重在強調『明明德』對於塑造理想人格、促進人的自我完善的意義。這一闡發將孔子和孟子所倡導的儒家『明德』思想的核心意涵充分凸顯出來,為人們追求理想境界指明了方向。

而王陽明關於『明明德必在於親民』的闡釋,揭示的則是儒家『明德』思想的另一層面的意涵。對作為修養功夫的『明明德』來說,君王及各級為政者,理應起到垂範表率作用。為政者只有先自正其心,才有資格並有效地正人,正如孔子所言:『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而就『明明德』的現實指向而言,則應在於造就合理和諧的社會秩序,造福於萬民。所以,儒家『明明德』主張首先是針對君王及為政者而提出的,且是其另一層重要內涵所在。周人將天命與明德統一起來、以明德確定天命所歸的『以德配天』思想,就首在針對君王和貴族而設的;無論是孔子、孟子還是荀子,在先秦儒家那裏,這一點也是明確且始終一貫的。郭店楚簡【尊德義】開篇所言『尊德義,明乎人倫,可以為君』,意在強調的正是這一點。

王陽明的闡釋,所揭示的正是『明明德』思想的這一層意涵和旨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之類,皆是「親」字意……堯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親九族」至「平章協和」,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於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如此而將『修己』與『親民』、人的自我完善與造福天下更切實地統一起來,將『明明德』思想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就其萌生的文化之基而言,『明德』或『明明德』意味着對民族文化之根的肯認、持守和弘揚,通過『明德』來造就理想人格、促進人的自我完善,有益於塑造並升華民族之魂,為中華民族復興奠定深厚之本。如何更好地發掘並激活這一珍貴的傳統文化資源,以實現為民族培根鑄魂之目標,正是時代賦予廣大文藝與理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作者:儲昭華,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