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饮食养生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慢性病多是吃出来的

国学新闻| 饮食养生

2005-4-23 14:38| 發佈者: 济世| 查看: 1417| 評論: 0|來自: 美食中国

摘要: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俗话说“病从口入”,以前是指引发传染性疾病的病多是由于吃了不卫生食品所致。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动植物均衡的膳食才是健康合格的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动植物均衡;2、高动物、低植物;3、高植物、低动物。高动物、低植物膳食,膳食质量好,但常伴有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是诱发肥胖病、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高植物、低动物膳食,膳食质量差,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低,是发生营养缺乏症的重要原因。只有动植物均衡的膳食才是健康合格的膳食结构。

动物性食物增加慢性病随之增加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动物性食物增加,植物性食物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下降,与此相伴而来的则是相关的慢性病随之增加。

预防慢性病应调整膳食结构

有关专家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和健康、疾病状况,制定了目前的膳食结构调整方案,“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类”。

稳定粮食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有益。所以,在膳食中,粮食的消费不能再降了。

保证蔬菜

蔬菜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在体内有多种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对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一般认为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病有好处。

增加奶类

奶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钙,不仅含量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对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阻止中老年的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调整肉类

即调整肉食结构。中国人绝大多数食肉以猪肉为主。而猪肉与禽肉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应调整以鱼肉禽肉为主的肉食结构。

专家强调,保持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基本特点,又能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数量和质量,还能防止“三高一低”膳食的缺陷,既能预防营养缺乏病,又能预防慢性病,应予提倡。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