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些不法分子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在互聯網上無端編造、惡意傳播所謂『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少數網站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疏於管理,致使網上謠言傳播,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其實,謠言本身並不可怕,這是因為謠言的荒謬、荒誕和荒唐性,它是陰暗的,是怕見陽光的,也是站不往腳的,隨着真相大白和公眾的覺醒,謠言會不攻自破。真正可怕的是一些人信謠、聽謠、甚至跟着傳謠。必須明白,謠言只是一種社會現象,謠言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反映出公眾對社會信任度的程度,其後果才是真正嚴重的。人們不禁會向,既然謠言十分荒唐和荒誕,又為何偏偏總有人會信呢? 其一,信謠往往是因為滿足了一些人某種心理的需要。每一個人或多或少會有着獵奇心理的活動,因為人對未知的人和事物,始終有一種想知道的欲望,而且這種欲望會伴人一生,好奇就是如此。少數別有用心之徒,正是利用人們對信息的渴望以及獵奇、窺探心理,堂而皇之地藉助新技術的『翅膀』,散佈『陰暗新聞』;當然,也有一些名利薰心之人,收集一些道聽途的花邊新聞,添枝加葉地胡編出一些奇談怪論以吸引人們的『眼球』,致使很多肆意惡搞的網絡謠言頻頻出現。因些,在公共服務層面,政府應該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和速度,讓謠言止於真相。例如,中央對於薄熙來、王立軍事件的真相及其進展情況,在第一時間裏公佈於眾,讓廣大人民群眾及時聽到了中央的聲言,使謠言沒有了市場。 其二,信謠往往是因為符合了某些人對這個社會的偏見。社會信任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對謠言的相信,就是對社會秩序的質疑。必須看到,我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社會轉型時期,當前的改革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其深度和廣度都勝於任何一個國家。 毋庸質疑,當今中國社會還存在着不少影響社會和諧和矛盾的問題,諸如貪污腐敗、效率低下、誠信缺失、法制不嚴、道德淪喪等。這些雖屬少數現象的存在,卻嚴重阻礙了社會的良性發展、抑制了人民群眾的社會參與性以及聰明才智的發揮和努力工作的滿腔熱情,也使人們的思想認識進入某些誤區進而對社會產生一些偏見,直接影響到對社會的信任度。因此,我們應重視國民素質的教育,主流媒體應適時進行形勢與任務的宣傳,增強受眾對謠言的辨識能力,讓謠言止於理性;我們還應當優化市場管理、社會管理,增加管理科學性、公正性,讓謠言止於公平。 其三,信謠往往是人們有着人云亦云跟着感覺走的毛病。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缺乏自我判斷和獨立思考,總是人云亦云、跟着感覺走。所以,上當受騙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面對廣告商戲法般的表演,面對假冒偽劣商品的天衣無縫,面對一些網絡的生花妙語,很容易被忽悠。一些不法網站正是利用網民的這些毛病和依託網民的『集體意識』推波助瀾,故意編造謠言,肆意傳播散佈,以達到造謠者的陰暗目的。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謠言也考驗着智性。事實上,謠言在傳遞過程中遇到『智者』,往往經不起仔細推敲。因為『智者』聽到謠言後的反應是運用獨立思維進行理性判斷,進而得出結論,並不輕信流言。因此,只要我們遇事學會獨立思考,遇事多問一個『為什麼?』,始終保持內心的純淨和寧靜,堅持堅定正確的信念不動搖,惟此才能成為消除謠言的『智者』。(程有元 專家博客) 來源:中國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