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人都愛家斗劇 重塑家庭倫理電視人有責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5 00:32|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650| 評論: 0

摘要: 青春家庭劇最近走紅螢屏,『家斗』加上青春偶像的模式,男女老少各個年齡段觀眾通吃的魅力,形成一時風潮。不過風潮背後是否存在對傳統家庭關係的解構,卻是個需要審視的問題。 最近螢屏流行起了『家斗』熱。有媒 ...

青春家庭劇最近走紅螢屏,『家斗』加上青春偶像的模式,男女老少各個年齡段觀眾通吃的魅力,形成一時風潮。不過風潮背後是否存在對傳統家庭關係的解構,卻是個需要審視的問題。

最近螢屏流行起了『家斗』熱。有媒體總結,在【宮】【步步驚心】等劇帶來的『宮鬥』熱之後,螢屏開始上演『家斗劇』。從遼寧衛視的【浪漫向左,婚姻往右】,到湖南衛視的【夫妻那些事】,到【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婚巢】,再到即將播出的【抬頭見喜】、【再回首】等。一時間,婚姻、婆媳、生育、小三、剩女、房奴等話題,成了電視劇的主流。由於很多電視劇緊貼現實,再加上一批青春偶像演員的加盟,這些劇集受到了觀眾的追捧。

婆婆媽媽的家庭倫理劇,從來是螢屏永恆的熱點。雖說現在的家庭倫理劇,跟上了現代生活的步伐,如【夫妻那些事】所探討的『丁克』問題等,把一些時髦的家庭問題引入到電視劇中,但總體看來,在故事結構和立意上,卻差別不大,極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家庭倫理劇受眾廣泛,極易得到各年齡階段觀眾的共鳴。媒體把眼下的家庭倫理劇,歸爲『家斗』劇,顯然是有原因的,表明當下『家斗』劇,主要表現的是家庭中的矛盾與鬥爭。有些『家斗』劇爲吸引觀眾入戲,往往會放大家庭衝突,或把家庭關係處理得錯綜複雜,『家斗』劇雖然在螢屏上『斗』得熱熱鬧鬧,引發的卻常常是觀眾對家庭的負面情緒。這大概是目前『家斗』劇的一個通病。

與韓國的家庭倫理劇比起來,雖然中國的『家斗』劇比韓國家庭劇,故事往往更曲折,戲劇衝突也多,但總沒有韓劇看了過癮。看過韓國家庭劇,人們往往能感受到一種對愛情、親情和良知的責任,引發的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中國的很多『家斗』劇卻不具備這種力量。韓國的家庭劇更喜歡在一個溫情的氛圍中講述家庭的喜怒哀樂,雖瑣碎卻充滿親和力。分析起來,韓國的家庭劇的感染力,主要體現在對家庭倫理與道德的尊重上,既體現西方的獨立、自由的精神,也有東方的家庭倫理觀。

很多人喜歡看韓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其中融洽的家庭氛圍所吸引,獲得在現實生活中未曾獲得的情感滿足。韓劇除了倫理情感,也不忘展示韓民族的茶文化、食文化或禮儀,這也成爲吸引觀眾的一個手段。韓國家庭劇中的倫理與文化,其實也是中國人曾經的生活方式,只是當下部分的電視人對此已開始陌生了。

家庭倫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保存得極爲豐富。儒家是以血緣和生命爲中心,展開對人生的思考的,所以家庭自然被看作個人生命與價值的源頭。在儒家思想中,家庭與家族不僅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力量,也體現爲一種道德關懷和宗教情懷。因爲只有在家族觀中,個人才能被看作是家族血脈的一環,一個人生命即便逝去了,因家的在延續,意味著他的生命仍存在世間。所以中國人自古就是通過感受這種血脈相傳的關懷,來體會個人生命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淨化靈魂和慰藉心靈的。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呈現的就是這種理解世界方式。儒家認爲,個人只有存在於家族的傳統中,才是一個完整的人。人們常感到今天的社會禮崩樂壞、感情淡漠,一些人作起惡來無所顧忌,與我們喪失了家庭倫理觀有一定關聯。

家庭對個人生命和社會秩序的積極價值,不僅需要現代人重新研究與認知,同樣需要我們電視人來理解和表達。當電視劇成爲傳播最爲廣泛的文化樣式時,它對重塑一個社會的家庭倫理觀,同樣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葉匡政)


來源:新京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