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適言論選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點主義。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時要在有疑處不疑。 ●有人告訴你『犧牲你個人的自由去爭取國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訴你『爲個人爭自由就是爲國家爭自由,爭取個人的人格就是爲社會爭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 ●一、要有話說,方才說話。二、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三、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四、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主義』的大危險,就是能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爲尋著包醫病的『根本解決』,從此用不著費心力去研究這個那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法了。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 微博看胡適 @歷史解密網:【歷史軼事】黃侃曾與胡適同在北大講學,他反對胡適提倡白話文。有一次,他在講課中讚美文言文的高明,舉例說:『如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用文言則僅需「妻喪速歸」4字即可,只電報費就可省三分之二。』 @arsenalbest:晚上讀了點關於胡適的東西。他一生中保持著在美留學時體會到的自由民主法制人權的思想。在民國這樣一個領先大眾的人終其一生與纏足老妻共度五十年。這一新一舊在胡適身上相得益彰。爲了宣傳自保又被迫地向當局讓步,且手法滿是中國讀書人的政治智慧。一個矛盾的人卻讓人有認同感,可親。 @謝泳:胡適是一個能在熱情中保持理性的知識分子,一生很少說不負責任的話。說胡適是那一時代自由主義的領袖,不是一句空話,他確是一個能夠擔當起那個時代重任的人。他在四十年代對時局做出的許多判斷,五十年以後,應該說他是一個富有遠見的人。 @潘采夫:我喜歡魯迅,也喜歡胡適,但與不少人的感覺相反,我在感情上與魯迅親近,對胡適更多的是敬重。魯迅的嚴厲和苛刻,絕望和不寬恕,對我來說都可以理解,對其文章幽默之處也頗能領會,而對胡適,更多的是一種溫情的敬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珍惜,因爲如他這樣理性又樂觀的人在中國,實在是太過稀少。 來源:新京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