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新文化領軍人物胡適 爲先生的寂寞長嘆一聲(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5-5 00:35|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1857| 評論: 0

摘要: 今年是中國新文化運動領軍人物胡適逝世50周年。自去年12月他的120歲誕辰紀念日起,海內外的文化機構及媒體,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清明前夕,有媒體報導,海內外有數十位學者來到他的墓前祭掃,但相比於五十 ...

今年是中國新文化運動領軍人物胡適逝世50周年。自去年12月他的120歲誕辰紀念日起,海內外的文化機構及媒體,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清明前夕,有媒體報導,海內外有數十位學者來到他的墓前祭掃,但相比於五十年前海峽那邊20萬人爲其送葬而海峽這邊萬筆齊轟的盛大場面,50年後的胡適,真的是寂寞了。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網絡上幾個明星的粉絲,正在爲各自的偶像打得死去活來。不要說問他們胡適是誰,就是問他們『寬容』是什麼?他們也會一臉茫然視你爲外星人。陵谷尚未變易,胡適先生墓木未拱,而這位哲人給世界留下的影響,卻淡然地翻入了下一頁。這與一些研究者所預言的『二十一世紀是胡適的世紀』,有著不短的距離。

如先生墓志銘所記的那樣,肉體的胡適,爲學術文化的進步,爲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爲民族的尊榮,爲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已敝精勞神以致身死並安息了。而他所堅守的『寬容-自由-多元』的價值譜系,對這個爭執越來越多,浮囂越來越嚴重,心緒越來越紛亂的世界,還有著更爲實際的意義。作爲他的精神生命,這一套譜系在多災多難的二十世紀,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回應,無論表面尊崇他還是仇視他的人,都沒有真正懂得他這番苦心的價值。

對胡適一生的評價,至今仍充滿了爭議。尊崇他的人,認爲他爲現代中國提供了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反對他的人,則認爲他的思想都太淺薄了,停留在常識性地介紹西方思想階段。但悲哀的是,即便如此,我們所目見的世事,有太多的不按常識運行,對於某些人來說,要他們尊重常識去謀事,依然比登天還難。在我們的網絡和現實社會中,依循正常的邏輯和常識去達成基本共識似乎變得艱難起來。

我們不能不遺憾地看到,當人類交流的硬體設施已進入到了網絡時代的時候,而面對的很多問題,依然是胡適們所面對的問題。相比而言,這個時代『寬容』需求量恐怕要多很多,而這也許就是胡適先生之於二十一世紀的價值。

相比於『一個都不寬恕』的決絕,主張『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胡適,在網絡時代有著更急迫的現實意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點主義』的治學方式,比動輒就『站隊劃立場群爭群斗』更具有建設性;『不肯把別人的耳朵當耳朵、不肯把別人的眼睛當眼睛、不肯把別人的腦力當自己的腦力』的獨立人格對治療當下某些人惟上惟富惟官獨不惟事實的病,可謂是一劑清心的良藥;而『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時要在有疑處不疑』所倡導的對事不對人,寬嚴有度的君子之風,不正是當下正缺的一種氣質嗎?

胡適的意義和價值,顯然不是一篇千字小文可以承載的。但在緬懷這位先哲的時候,重新用他曾經用以質照世界的那一面面鏡子再來照一照世界的時候,我們能不爲他驚人的洞察和預見力而受到震撼?能不爲他的那些良言與主張的被錯過,而感到遺憾嗎?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爲先生的寂寞,長嘆一聲。□曾穎(成都 作家)


來源:新京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