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能使疲倦的人清醒過來』,牛奶行業的一句廣告詞這樣說道。醫生和營養學家們認為牛奶及奶製品能夠防止潛在的老年骨質收縮。為了能夠給下一代們補充牛奶中含有的各類豐富營養,人們一直在為『校園營養奶計劃』大聲疾呼(由於資金短缺該計劃已經擱淺)。歐盟生產的成噸的奶粉被運往非洲,去救助那裡的飢餓兒童。可是飢餓非但沒被消除,倒是不少享用優質牛奶的孩子死於腹瀉了。大多數非洲人不能消受牛奶。 這種無法享用牛奶的現象在科學上被稱做『與乳糖不相容』。這個現象在很多國家和民族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觀察到。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12~18%的成年人會由於牛奶引起腹部疼痛、腹脹、排便變稀或者腹瀉等反應。這個比例在瑞典是1%,在意大利是50%,在泰國和中國近100%。這就難怪,為什麼在亞洲很多地區,牛奶被當作不討人喜歡的非健康飲品。怎樣才能解釋這麼令人驚奇的差異呢? 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才擁有營養豐富的美名。此外,牛奶還含有乳糖。正因為如此,牛奶喝起來有一絲甜甜的味道。為了能將乳糖分解利用,身體就需要一種叫做乳糖分解酵素的酶質。所有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在斷奶前,體內會合成乳糖分解酵素。斷奶後,人體不再需要母乳,因而在成年人中出現『與乳糖不相容』的現象也是正常的。為什麼在很多地區不是這樣的呢?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教授從環境角度進行了闡述:原因就是――缺乏光照。 當人類從赤道地區向其他地區遷移時,就必須要適應更少的日照與更冷的氣候。在皮膚中進行的合成維生素D的過程必須有光線的參與。維生素D又是鈣質的載體。沒有充足的維生素D,人體就得不到足夠的鈣質供應。結果會患上兒童佝僂病、骨質軟化、骨質疏鬆等病。如果皮膚曬不到足夠的日光――不管是因為太冷而將皮膚遮蓋,還是日照不足,都有患上上述疾病的危險。 對這種窘境的解決方法有兩個。對於人類來說,皮膚中色素含量越低,越有利於在合成維生素D的過程中吸收更多的光線。因此北方人的膚色會更淺一些。此外,即使很多人早已斷奶,他們的身體還保持着合成乳糖分解酵素的能力。因為乳糖也擔負着為身體輸送鈣質的作用,這可以幫助抵消日照不足可能給身體帶來的損害。為此就需要有牛奶供應人:這便是牛奶行業的開始。 『與乳糖不相容』者不僅要對牛奶多加小心,還要對奶製品多注意。可是像用乳酸菌生產的奶產品,基本不含有乳糖。因為首先乳糖已經和乳清一起被清除了,其次那些微生物酶質也會分解乳糖。因此酸奶比牛奶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當前的很多奶製品中加入了含有乳糖的乳清和奶粉。對於『與乳糖不相容』者來講,特別麻煩的是,目前的很多食品中(如速食湯、糖果和糕點)和藥物製劑中都含有乳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