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应该重温传统重建自己的生命感悟 在商业时代背景下生存的文学艺术,很难逃离功利、浮躁的气氛,甚至演变为商业链条上的一环。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呼吁传统的回归,呼吁文艺工作者重寻艺术的初衷,从一个更纯粹、更本质的角度投入艺术实践。 大连文联副巡视员王晓峰以玉器为例,阐述了文艺重归传统的必要性。他说:“当下的文学艺术处于什么状态呢?不如以前还是比以前更进步?举个例子,诗人艾青之子艾丹写了一本书,叫做《玉器时代》。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玉器从古至今在技术方面不断上行,但是,在艺术上却不断下行。也就是说,今天的玉器制作,已经没有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没有了高度的概括力和思想性。玉器的这种变化可以用来比拟当今的文学艺术。在古代中国,玉器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当下的文学艺术有没有这样的功能和性质呢?自上世纪之初至今,所谓的现代文学艺术,实际上已经与我们的传统精神渐行渐远了。 ” “文学和艺术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重温曾有的传统,重温千百年来中国古人遗留下来的艺术体验、艺术精神和艺术经验,重建我们自己的生命感悟。所谓的重建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温习,是一种新的艺术探索。虽然它可能是片面的、絮语的,但是,应当以这样的方式来接近艺术的本身。 ”王晓峰说,“真正的大师,他们的创造方式和思想方式,并不是现在那种所谓学理式的、学院派的方式,更多的是絮语的方式。因此,面临当下文学艺术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建。 ”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崇炜也结合书法艺术的发展阐述了传统之于艺术的重要性。他认为,文艺必须抒发性灵,“书法本身就是传统艺术,讲究性灵。要想写好书法就必须写性灵,古今所有优秀的范本,无一不是书写性灵的结果。用一支毛笔在黑白相间之中,运用线条来表达性灵,是一件很难的事。难就难在灵感,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才能写出上佳的字,否则就是应付之作。有性灵的字哪怕历经千年,再拿出来看依然有它的生命力;而没有性灵的字,就算是昨天刚写的,墨迹都还未干,也一样是死的。 ” 文学艺术应直面生活,观照人的精神生存和精神现实 传统固然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艺术因子,不过,在提倡传统的同时,依然还要把目光摆在现实,直面文艺的现状,直面现实,直面生活,直面人的精神生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未来文艺发展的路径。 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作家张颖回顾了“五四”以来艺术言说方式的变迁过程,她认为,当下文艺工作者所操持的言说艺术的工具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是在用错位的言说工具来言说艺术,来从事艺术实践。因此,她提出:“在我看来,回归传统,回归文脉,并不是说要彻底回归文言文时代,也不可能回到现代白话文时代。那么,艺术的走向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问题。 ” 当下,中国艺术价值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胡玉伟说,主要问题是:艺术的功能取向被维系在商业性、娱乐性和世俗性上,充斥着喧嚣和嘈杂。为此,他提醒:“艺术的商业化来势非常凶猛,甚至打破了文学艺术生态的平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他在与文学爱好者交往的过程中发现,民间有许多极具生命力的文学团体,他们组成团体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爱好,“在我看来,民间文学团体的诞生和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普通人对文学仍然怀抱着一种信仰。他们能够从文学创作中获得精神寄托,我把这种寄托看做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他认为,这恰恰说明文学确实具有某种调节精神焦虑的作用,文学对应的是人的精神生存,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困境问题;当下的艺术应当构建生命的精神境界,对人的精神进行再塑造。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走出消费时代的精神困境,寻找到精神上的出口。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但艺术解决的恰恰是引发人在现实中行动力量的精神现实。 论坛研讨期间,学者们除了各自发表观点,也就某些具体问题展开了互动式讨论。洪兆惠说,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来集中探讨艺术的走向,是因为焦虑感和责任感的双重作用。他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面对文艺的现实,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大连市文联党组书记何明洲从尊重文艺的个性创造和文艺家须肩负起社会责任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春晓对本次论坛的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对当下艺术走向做一个科学判断,是有必要的,了解当下艺术是怎样的状况,才能研究它未来走向的可能性,包括当下艺术的发展受到哪些制约,我们都应有所回答。李春晓说:“我认为当下文化艺术的现状是‘繁’而不是‘荣’,我们的精品创作少而又少,繁荣和浮躁并存,混乱和有序并存。有责任的艺术工作者应对此有深深的焦虑。艺术为谁而创作?艺术应有什么样的艺术担当?我们应该用有效的、让人信服的文艺批评去引领,我们的这个课题非常有价值。 ”最后,他提出,对文艺的功能应该深刻认识,要发挥艺术“化人养心”、寓教于乐的功效。他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为文艺的未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研) 来源:辽宁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