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寧5月21日電 (記者 邱江波) 面對不寧靜的世界,世界各國文化學者和來自十大文明古國駐華使節今天在孔子故裏山東尼山相聚,正從孔子等數千年古老的東方智慧中,探尋更睿智的態度和方法,以消弭當世紛爭,達成世界和諧。
論壇開幕前夕,記者有幸與尼山論壇組委會官員、先期到達論壇駐地的與會專家、資深媒體人士探討相關話題,記者隱約感覺到,這個令世界關注的論壇,希望通過智者的思想碰撞告訴世界,用中國儒家先賢幾千年前提出的『和而不同』處世準則,能夠很好處理當今世界紛繁複雜的現實問題。 在交談中,一些學者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先賢修身處世的智慧和倫理觀的集中概括。據此,具有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人與人之間,雖然各自的意見不會完全一致,但卻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和諧相處;但沒有高尚的獨立人格的人之間,因為一時的利益也能苟合一起,但是,他們卻無法達到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和諧境界,終將拔刀相向,反目成仇。 其實,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同樣可以用『和而不同』的準則追求和諧。在諸多複雜的國際形勢面前,中國常常採用中庸厚道的態度,不像別人動輒胡蘿蔔加大棒,顯得咄咄逼人。那是中國人的智慧,『和為貴』,『和』,不是僅僅沒有原則的苟同,不是對強權的畏懼,更不是為了蠅頭小利的屈服,那是站在歷史長河中,客觀評估自身實力水平,權衡『和』與『不和』的各自代價之後,作出的智者的決斷。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崛起,帶着這種大儒風範,方能很好處理複雜的形勢,為國家謀求長遠發展,持久繁榮的最高利益。 中國儒家先賢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禮之用,和為貴』。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一貫主張對話,反對對抗,這種大國主張和風範是有其深厚的儒家人文背景和倫理慣性的。 當今世界,利益和私慾橫流、強權介入、文化觀念偏執、思想愚昧等問題導致紛爭和流血衝突不斷。用利益,用武力和強權以及任何一種狹隘的思想,都無法真正消弭分歧,解決紛爭。 但自古以來以儒家為代表的東方智慧非常適合解決這些問題,這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多個時間節點屢屢得到驗證。新中國在外交上創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成為20世紀以來世界在處理國與國關係的最好範例,它就是以中國古聖先賢『和而不同』的處世原則為基本倫理準則的。 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二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聚集了世界十大文明古國的頂尖智者,從各自源遠流長的文明繁榮的歷史範例中,挖掘合作、和諧的內核。這些智者將通過尼山三日相聚的共識告訴世界,當今世界,應該多些理解、包容和對話,少一些強權、偏執和紛爭。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