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種離奇情節的電視劇忙著穿越的時候,沉寂了千年的詩聖杜甫,或許正是受到了這般靈感的啟發,一夜之間爆紅於現代網絡。基於他在【登高】文中迎風仰望的滄桑身影,網友們再創出另一種意境迥然不同的塗鴉圖片,騎摩托、扛機槍、逛超市、打籃球、路邊擺攤賣西瓜,送水工、機槍男、騎自行車的人,海盜路飛、寵物小精靈、火影忍者,甚至還變身成騎著掃帚的哈利・波特,總之『杜甫很忙』。據說,因爲塗鴉,這一冊語文課本都脫銷了。 語文教科書上被學生和網友拿來發揮的還不止杜甫一個人,大概有個頭型的人物,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抑或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曾從另一個視角被很有偏才地惡搞過。在『杜甫很忙』之後,有網友繼續發揮想像力,從現代視角展開豐富聯想,創作了『李白不服氣了』系列。 大概這不是杜甫所能想到的。杜甫的詩作,對於權貴人物窮凶極惡的奢侈和普通百姓民不聊生的生活都有沉痛的反應,特別是經歷安史之亂,目睹愛子餓死,他的詩作便更加充滿了悲天憫人的現實主義意味,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三吏三別』。杜甫一生仕途失意,常帶家眷四處漂泊,最後到達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造了一座草堂,過了幾年與世隔絕的隱士生活。朋友死後,他被迫繼續流浪,由於貧困與疾病,最後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杜甫的詩作,因爲過多地遺留著歷史的痕跡,記錄著歷史的滄桑,被後人稱爲詩史,廣爲傳頌。 經過網友們超乎尋常的妙筆生花,詩聖杜甫人生悲苦而處境悽慘的歷史形象遭遇了徹底的顛覆。時過境遷,杜甫曾經的滄桑歷史一去不返,除了其千錘百鍊字字珠璣的詩行成爲留給後人永不退色的歷史遺產,成爲兒時在家長煞有介事地引導下必須完成的背誦作業,以及逢考必有的改頭換面的考試題目之外,我們已經從杜甫身上找不到現代社會可以借鑑的其他東西了。杜甫沒有爲君王唱響的讚歌,沒有向權貴討好的媚骨,有的只是對百姓苦難的悲憫,對社會戰亂的控訴,而這僅僅只是學生們必須識記的歷史文化符號,培養學生杜甫的人文情懷,並不是現代應試教育體制可以完成的歷史使命。 學生們的作文,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好的嚮往,更多的是功德的歌頌,那種類似於杜甫著眼民生艱難的詩行,或許會被現代教育標準判斷爲格調低下。 不管是學生,還是網友,對於杜甫的惡搞,僅僅限於教科書上配插的圖片,既沒有淫穢的齷齪,也沒有暴力的血腥,那種穿越歷史的思維跳躍,只是讓古代的詩人戴上了現代的面具,讓詩人的悽苦形象換作了今人的喜感想像。沒有對杜甫人文情懷的否定,沒有對杜甫詩作精神的顛覆,網友們集體給沉寂了千年的杜甫形象升級換代,或許是課堂上思想走神後的天馬行空,或許是網絡間娛樂無極限的超然發揮,都不能將其視作蓄意的褻瀆和對古人的不敬,以至於因爲惡搞而會擾亂杜甫千年的精神安寧。 娛樂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惡搞又是娛樂的一種方式。外國人總是拿政客甚至總統開涮惡搞,我們不能,因爲我們稍不留神的惡搞,哪怕是並無惡意的發言,都有可能招來不必要麻煩。這完全背離了娛樂和惡搞的初衷。於是,我們只能將惡搞的對象定位於那些弱勢的人,比如殘疾人,或者逝去的人,比如高爾夫的哥哥高爾基,唯有如此,我們的娛樂才會安全,我們的惡搞才無風險。 杜甫在天有靈,一定不會介意網友們這種爲了娛樂而無意褻瀆的塗鴉惡搞。(馮相軍 專家博客) 來源:中國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