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爲何比上班還累 上班時累得『吐血』,心裡發誓周末和假期一定要好好歇歇,可假期臨近,好像又上緊了新的發條,給自己安排了一大堆事。這樣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記者在採訪後總結髮現,假期過得累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還債型。小周兩口子都是外企員工,平時忙得腳不點地,孩子不得不放在年邁的父母那裡照看。到了周末和假期,他們才能騰出工夫共享天倫之樂。周六,一個人陪母親去看病,一個幫忙料理家務、購買日用品;周日,他們再帶孩子去外面玩。兩天下來,倆人累得腿都酸了,周一還得打起精神去上班。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資深心理諮詢師劉寶鋒說,這種情況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群中非常多見,他們對父母和孩子負有長期的責任,應該保持持續關注和隨時溝通,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處理人情問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式的,突擊式地給予,未必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工作焦慮型。劉先生剛剛晉升,爲了更好地證明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到了節假日,他不但24小時開機,還把大量工作帶回家做。有時因爲放心不下,還得到單位加班,弄得自己疲憊不堪。劉寶鋒認爲,這種休閒病類型緣於過分焦慮,『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所爲有所不爲。如果把工作生活混爲一談,再把工作中的情緒帶進生活,造成家庭矛盾,就得不償失了。』 突擊健身型。很多白領喜歡周末約上三五好友去打球,放長假了則背上行囊走進深山去玩『穿越』。初衷是好的,可平時沒時間鍛鍊,猛地一下練過頭了,也會出現問題。北京體育大學人體運動科學系陸一帆教授說,運動需要本著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個體化的原則,如果平時不運動,放假了攢到一塊運動,一是效果不好,二來容易發生扭傷、拉傷等意外。健身最好一周3―4次,集中鍛鍊的方法不可取。瘋狂娛樂型。耿同超告訴記者,一到節假日,各大醫院的急診科大夫都非常緊張,因爲這個時候來的都是重病號。就在剛剛過去的春節,一位40歲的李先生被120風馳電掣送來,一查是腦卒中。據家人描述,李先生和幾個好友通宵達旦地打麻將,兩天兩夜沒合眼,贏牌興奮時,半邊身子就不能動了。耿同超說,像這樣的病例很多,放假一玩起來就沒節制,不顧身體是否能夠承受。有的老人不顧年紀,非要和年輕人較勁,外出遊玩時不注意,輕的傷筋動骨,重的引發心梗、腦梗。 睡眠顛倒型。根據央視的調查,大多數國人的休閒時間都是在看電視和上網中度過的,用一位網友的話說,就是『晚上不睡,天亮躺倒,起床就上網,一上一整天』。有的年輕人喜歡『夜生活』,大晚上拉幫結夥去唱卡拉OK、泡酒吧、逛夜店,天亮才回家。等上班了,再趴在辦公桌上『倒時差』,一天昏昏沉沉。劉寶鋒說,不要把休閒當作另一種必須完成的工作,休閒娛樂不能盲目跟風、隨大流,要結合個人喜好,找到真心喜愛、得心應手的方式,那才是最健康的。 計劃不周型。還有一類人就像勤勞的『小蜜蜂』,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接著干,有時還得通宵達旦,其實很多工作都是無用功,『窮忙』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計劃好時間。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