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别让22岁“教授”成孤独的守望者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3-22 16:09|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573| 評論: 0|來自: 新闻晚报

摘要: 20日,中南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现在的舆论喜欢正新闻反解读 ...
20日,中南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校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今年22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现在的舆论喜欢正新闻反解读,22岁成为教授级研究员,在以往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励志案例呀,而网上奔涌而来的是嘲讽、怀疑、讽刺。但舆论与民意并非天生形成这种有意妖魔化的心态,恐怕还是复杂的学术圈那点事儿让民众的疑虑难消。
  拜读了一下刘路的故事,基本就像当年陈景润的翻版――痴迷于某项高精难度的科学,不仅用心钻研而且自有常人难比的天赋,因此多年辛苦终有收获。不过小有所成的刘路从此能否走上陈景润一般的科学家道路,还是迷失于滚滚红尘中,恐怕才是民众舆论最为关注的。 

  陈景润与刘路所面临的生活环境乃至学术环境有异有同,当年陈景润身处特殊年代,学术被打压至社会底层,据说他曾多年在一间仓库里潜心钻研,不问世事。这似乎说明,外界环境的千变万化,终究不如个体内心的宁静与否更重要。而刘路所面临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复杂的时代。大学前所未有的富有,扩招带来的巨大规模与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因此还是能提供不菲的待遇。你看,中南大学一口气就给了22岁的刘路100万元,其中50万元是生活补助。刘路相比陈景润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不用直面生活的困窘与外界强大的压迫,但他需要接受另一场更为复杂的考验,这个年轻人做好准备了吗?
  从教授到学生,如今真正抱着一颗科学之心的能有几人?大学丢掉了庙堂的高贵俯身接受商业的洗礼,有的教授奔走于商业走穴与学术掮客的角色转换中,有的学生们忙着就业、抄论文、找关系,见面相视一笑后各奔“钱途”。刘路是会走向如此的芸芸众生,还是成为孤独的守望者?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少年大学生不同的是,前者毕竟还只是个学术成才的辩证题,大家争议更多的是年少得志与终成人才之间能否划等号。而刘路还要面对物欲诱惑,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谈婚论嫁。有多少女孩子是真正冲着他的学术成就而不是教授高帽下的现实利益而去?一个月几千块的“清贫”能否背负起房价、教育、医疗等费用以及现实攀比的心理失衡?
  22岁教授的人生之路面临考验,他必须像个战士一样,翻越远比学术更为艰难的现实大山,在成为另一个陈景润之前,他会成为另一个叫嚷着学生不成千万富翁别见他的教授么?会成为一个抄袭论文还死不承认的副校长么?(毕舸)
来源:新闻晚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