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专家研讨《张枣随笔选》:凝练文字呈现诗意灵魂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5-21 22:19| 發佈者: 裡人| 查看: 1814|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张枣随笔选》暨张枣诗歌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张枣随笔选》暨张枣诗歌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著名作家李洱,诗人柏桦、西 ...
“《张枣随笔选》暨张枣诗歌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张枣随笔选》暨张枣诗歌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著名作家李洱,诗人柏桦、西渡、姜涛、学者刘淑玲、夏可君、颜炼军及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脚印等出席并发言。 


  1962年出生的张枣,被一些评论家誉为“当代可排进三甲”的诗人,2010年因肺癌在德国去世。张枣离世后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他的诗选《张枣的诗》(《蓝星诗库》),受到读者欢迎。


  此次出版的《张枣随笔选》荟萃了他生前为数不多的散文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序跋、演讲稿、课堂讲稿、访谈和少许译文。张枣的散文作品有如下优异性:在修辞上,他借重丰厚的西方语言文学素养和眼界,有意识地采集古典汉语中各种“甜” (张枣的诗学关键词)的元素,发明了一种儒雅而精确的文风;在精神内涵上,他力图因地制宜地在生活中萃取出那些最不可思议的、最能安慰人们的存在的部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即寻找内在于生活的秘密庆典。  


  本书编选者颜炼军在后记中写道,张枣曾说过,他的汉语只留给诗歌,因此留下的散文不多。他对用汉语写散文非常吝惜,但这远不是懒散和浪费的借口,而是一位长期寓居西方的优秀汉语诗人内心的流浪的写照。即便是如此少的作品,依然可以让读者从中感到诗人的“别材”。 


  当天出席研讨会的有不少曾与张枣有过密切交往的朋友、同事以及同学们。大家在评述他文学成就的同时,也从点点滴滴还原了生活中的张枣,比如他偏好美食、为人随性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