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大學教學,其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學相長』何以實現,成為19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創新教與學――大學教學學術研討會』上的熱議話題。 在當天這個有130餘位來自海內外知名大學教學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的高規格研討會上,身為國際知名教育學者的悉尼大學、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米高・普洛瑟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他基於20多年在香港、瑞典和澳大利亞的大學生中所作的調查得出的一些結論。據其透露,一些香港僱主曾反映,當地的畢業生不太擅長溝通協作,缺乏批判性的思維,因此現在香港大學非常強調課堂互動。而不少西方大學教授對中國留學生的印象依然是,在課堂裏,學生很少參加課內討論,也很難提出自己的觀點。 有專家認為,中美兩國學生在師生互動方面的差異與其文化背景有關。清華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透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曾在全國40餘所大學進行過一項師生互動關係的調查,結果顯示,中美學生在師生方面差距最大的,是『要不要和老師討論成績』。中國大學生認為,打分是老師的權利,對得分有異議是挑戰老師的權威,很不得體,這與中國文化中尊師重教的背景有關。而美國學生則認為成績代表自己的努力成果,會更大膽地與老師討論。 與會專家指出,多項研究顯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對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在思維碰撞中,學生和老師都可能產生新的思維火花,激發創造力,這就是所謂『教學相長』。但西方那種『激烈』的課堂也許並不適合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師生,需要探索新的互動模式。 米高・普洛瑟教授稱,不排除一些擅長獨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在不參與課堂交流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高分。但要培養出能在世界各地都能適應工作的畢業生,必須從教學模式改革開始,令學生學會溝通協作。(鄒瑞h)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