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論【道德經】中"道"的"無極"態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5-23 22:43|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1701| 評論: 0|來自: 中國網文化中國

摘要: 【道德經】第十四章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 ...

【道德經】第十四章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搏』應是『摶(摶)』字,『摶』是用手抓的意思。『摶之不得』是『道抓而不得』。『夷、希、微』分別是對『不可見、不可聽、不可摶』的描述。

老子在此章連用了三個『不』,可謂極盡『不可名、不可字』:『視之不見』,是說道無形,目所不達,只能通過內觀才能體悟;『聽之不聞』,是說道無聲,耳所不聞,只有通過內聽才能體悟;『搏之不得』,是說道無物,觸之不及,只能通過明性才能體悟。

看不見的東西稱為夷,聽不見的聲音稱為希,觸摸不到的東西稱為微。『夷、希、微』三者混為一體,它上無光亮,下不晦暗,無法度量也無法命名,最終歸結為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沒有一般物體所具有的表象;說起來有點恍恍惚惚,虛無縹緲;欲迎之卻不見其首,欲隨之卻又不見其尾。

【道德經】第一章講『無名,天地之始』,第五十二章中講『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第十四章講『古始』,以上均指無極之道。大道雖無形、無情、無名,但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所以,無名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始和綱紀。

『道』的『無極』態還表現為:

1、『其上不,其下不昧。』

2、『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3、『道』難以把握、難以捉摸,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老子將『道』歸為『象』而不歸為『形』:『形』和『 象』的最大區別在於『形』是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有一個外在形體的,可以度量;『象』是看不見摸不着卻是真實存在的,是可以感受、可以體悟。『形』是靜態的,『象』是流動的、偏向於動態,是『恍惚』、是『混一』,恍恍惚惚,混混沌沌,只有細膩地去體察、內視、明性才能感覺。

4、 『道之為物……其中有物』, 『道』裡面有物、有性,沒有分別,不能分開。

5、『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這個『無極』有別於老子所說的『道』,也有別於今人所說的宇宙,它是一種虛無至極(無極限)的狀態。宇宙的本質就是虛元,是極度嚴寒和黑暗,只有恆星不斷爆發產生能量的過程中才會有白光散發。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的模式,最後就能達到『無極』的狀態。

『道』的『無極』態是最高本體,最高規律,最高法則。

一:道是最高本體,是萬事萬物萬性本源,是創生門道。

二:道是最高規律,萬事萬物按此規律運行,是萬性之理。

三:道是最高法則,天地萬物效法之,治國、人道、修身、養生、齊物皆循此法則。

(作者:古越中興 本文由國學復興文化論壇供稿 刊載本文只為傳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認同其觀點)


來源:中國網文化中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