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深圳 中國『文化企業30強』是綜合評估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確定的。較之往年,今年『文化企業30強』的推薦標準進一步提高。在經濟效益指標中首次增加納稅總額項,文化藝術類別的稅前利潤項入圍標準從過去要求過百萬元提高到過千萬元。在指標標準提高的情況下,今年入圍企業總數達到67家,比去年增加14家,顯現出各地文化企業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 今年的『文化企業30強』,既有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出版發行等傳統文化企業,也有動漫遊戲、網絡文化、主題公園等新興業態的文化企業;既有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等老字號的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也有杭州宋城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反映了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多種門類、多種所有制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 從各項數據指標來看,今年『文化企業30強』呈現三個特點:一是文化企業總體實力更強、規模更大。今年『30強』企業總的主營收入、稅前利潤和淨資產分別爲1595億元、225億元和1693億元,與去年『30強』相比,三項指標分別增長29.3%、64.2%和44.1%。二是轉制國有文化企業優勢更加凸顯。在今年『30強』企業中,2003年以來轉企改制的企業共19家,占總數的63.3%。國有或國有控股有24家,占總數的80%。這充分證明了文化體制改革對培育市場主體、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巨大作用。三是上屆『30強』企業多數繼續入選,新興業態類變化較大。上屆『30強』中有23家企業在本次入選,占總數的76.7%,且主營收入、稅前利潤和淨資產分別比上年有所增長,說明原有的『30強』企業總體上仍保持了強勁發展勢頭。同時,今年新增7家企業,4家爲新興業態企業,反映了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與旅遊結合的產業潛力正在發揮。 『文化企業30強』推薦活動自2008年以來舉行了三屆。活動開展以來,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正逐步成爲反映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企業規模實力的重要品牌。 入選企業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宋城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山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江蘇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江蘇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完美世界(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征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