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數字閱讀迅猛!紙質閱讀如何?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20 00:00|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169| 評論: 0|原作者: 吳娜|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隨着互聯網閱讀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手機的普及、電子閱讀器的推出,電信運營商、數字傳媒機構等方面在數字內容製作方面的開發,各種數字閱讀方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加讓普通人接觸到。數碼化閱讀,以更加快速的發 ...

隨着互聯網閱讀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手機的普及、電子閱讀器的推出,電信運營商、數字傳媒機構等方面在數字內容製作方面的開發,各種數字閱讀方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加讓普通人接觸到。數碼化閱讀,以更加快速的發展勢頭,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1870周歲數碼化閱讀接觸者總體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3.50元,價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

數碼化閱讀持續迅猛發展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公佈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數碼化閱讀繼續迅猛發展,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DA/MP4/MP5閱讀等各種數碼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類數碼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較2010年增幅均超過30%,而其中網絡在線閱讀的接觸率增長幅度最大,增幅達65.2%

從國民對個人紙質閱讀內容和數字閱讀內容的閱讀量變化情況的反饋來看,紙質出版物的內容閱讀量增加較為緩慢,有更多的人在2011年增加了數字出版物的內容閱讀量,這也是數碼化閱讀發展的一個反映。

如果說一個人每天的閱讀時長是相對固定的話,分解到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的時長將形成槓桿式此消彼長的態勢。這些數字顯示出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數字閱讀在閱讀量上擠佔了對傳統紙質讀物閱讀的機會。

價格優勢、購買便利等因素使讀者轉向數碼化閱讀

價格優勢是促使讀者選擇數碼化閱讀方式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在數碼化閱讀的讀者中,41.8%18-70周歲數碼化閱讀方式接觸者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數碼化閱讀接觸者總體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3.50元,價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而對於購買一本200頁左右的文學類紙質簡裝書,我國國民能接受的平均價格為13.43元。這樣一個價格意味着,對於願意付費閱讀的數字閱讀讀者而言,花購買1本紙質圖書的錢,就可以讀到3.9本的付費電子書。

而『獲取便利』、『方便隨時隨地閱讀』、『方便檢索信息』等,也是讀者選擇數碼化閱讀方式的幾大原因。2011年,我國僅有34.9%的國民表示購買過紙質圖書,這一比例比2010年的36.4%又略有降低。2011年國民年均購書2.20次,比2010年的2.63次也有所減少。

數碼化閱讀群體的基數和閱讀時長的增勢均強於傳統閱讀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認為『自己增加了數字閱讀的內容』的國民中,農村居民(佔到54.7%)、高中及以下學歷(佔到63.7%)和年齡在18-39周歲之間的青年人(佔到87.8%)均各佔一半以上的比例。概括而言,2011年增加了數字閱讀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學歷較低、年齡較輕的農村居民中。認為『自己減少了紙質內容閱讀』的國民57.1%也集中在農村居民中,且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到70.0%18-39周歲之間的佔到66.7%

可見,『增加數字閱讀內容』和『減少了紙質閱讀內容』的群體,都是農村居民佔據着絕大多數,且在低學歷人群中『減少了紙質閱讀』的比例要顯著高於『增加了數字閱讀』的比例。而我國農村居民和低學歷人口的基數較大,這樣一增一減的必然趨勢導致人均數字閱讀時長的增加和人均紙質閱讀時長的減少。

因此,傾向於數字閱讀群體和數字閱讀時長均有着比傳統閱讀群體更強勁的增長趨勢。

手機閱讀人群增長迅速,人均每日手機閱讀時長近40分鐘

在多種數字閱讀方式中,手機閱讀人群增長迅猛。本次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中有27.6%的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個百分點,增幅達20%。手機閱讀人群平均每天進行手機閱讀的時長為37.42分鐘,平均每年花費在手機閱讀上的費用約為20元。

在手機閱讀人群中,18-29周歲人群所佔比例最大,為59.7%,其次是30-39周歲人群所佔比例,為29.9%。手機閱讀人群的學歷大多集中在大專、高中和初中學歷,這三個群體在手機閱讀人群總體中幾乎佔到八成(79.0%),而高等學歷(本科及以上)僅占17.9%,低學歷者(小學)占3.1%

紙質讀物閱讀仍是國民閱讀的主流形式

雖然數碼化閱讀以日新月異的方式和速度在發展,但是本次調查數據同時顯示,紙質讀物閱讀仍是七成以上國民偏好的閱讀形式,有11.8%的數字閱讀接觸者在讀完電子書後還曾購買過該書的紙質版。

中國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表示,『雖然數字閱讀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傳統紙質讀物閱讀在目前來看仍將是我國國民閱讀的主流形式。』

郝振省分析說,數碼化閱讀的興起,不可避免地會對傳統紙質出版物的閱讀造成影響,紙質報紙和期刊閱讀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這一影響的外在表現,但是紙質圖書的閱讀情況保持良好,閱讀率與閱讀量均有小幅增長。事實上,國際上已有知名報社實現從紙媒向數媒轉型的先例。但從數字出版產業在我國出版業中的收益來看,數字出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紙質出版物在受眾群大、閱讀舒適性強等優勢的前提下,仍有強大的群眾基礎。比較而言,數碼化閱讀的碎片化、娛樂化特徵明顯,特別是在閱讀紙質圖書方面,多數讀者還是保持着很深的感情和非常凝固的習慣。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數字出版和傳統紙質出版將共同發展,而這種局面無疑擴大了人們的閱讀選擇範圍,更有利於國民閱讀率的提升。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