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總經理、北師大出版社社長楊耕教授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事務總裁湯姆金斯先生就上述話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牛津大學出版社社長波特伍德先生也出席了活動。 北師大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已經由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教輔出版社轉型為現代意義上的教育出版集團。 有着500多年歷史的牛津大學的目標是始終追求研究、學術和教育的一流水準,牛津大學出版社則通過在全世界開展出版活動來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始終堅持在學術使命和商業利潤間尋求平衡,以品牌建設為立身之本,以先進的營銷理念鞏固競爭優勢。牛津大學出版社已發展成每年在50多個國家出版4500多種新書的世界最大的大學出版社。 什麼是大學出版社成功發展的必由之路?楊耕社長與湯姆金斯總裁的對話,始終圍繞這一問題進行。大學出版社在出版領域有其獨特的地位,是連接學術和市場的橋梁。大學出版社的發展既要服務於所在大學的使命,注重學術品牌,又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無論做大做強,還是做精做深,都要注重特色,把握大學出版社乃至所依附的大學的文化精髓。 國際上的大學出版社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以英國牛津、劍橋大學出版社為代表,既重視學術出版,又重視商業利益;另一類以美國哈佛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出版社為代表,偏重出版的學術性、文化性,而不太注重商業利益。中國大多數大學出版社和英國牛津、劍橋大學出版社走的路子相似,既追求社會效益,把自身建設成為名牌出版社,同時又追求經濟效益,向國家上繳利稅,為所在大學提供資金支持。 各國的大學出版社絕大多數都被視為大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歸校委會或校董事會直接管轄和領導。大學出版社作為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歷來都被認為是大學教學科研的一個重要支撐條件。大學出版社的歷史、成立背景、發展規模、發展模式等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大學出版社的定位和基本任務是相通的,都是以學術出版為根本,以服務教學科研為其主要任務。 對話會上,兩校出版社的同仁們共聚一堂,探討大學出版社的發展之路。通過對話,雙方達成一個共識:即使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社會制度背景下,大學出版社的成功模式也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將學術傳播與市場運營緊密結合,在市場增長中形成學術品牌優勢,二者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