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專家批歷史劇胡鬧:雍正後宮很簡單 無太多爭鬥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3-29 14:44| 發布者: 濟世| 查看: 1502|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古裝劇沒有最雷,只有更雷,乃至一些情節和史實嚴重不符。正在熱播的【後宮甄執】、【太平公主秘史】以及不久前的【武則天秘史】都惹來觀眾的不斷吐槽。對此,歷史研究者有諸多不滿,本報記者採訪了暨南大學清史專家 ...
古裝劇沒有最雷,只有更雷,乃至一些情節和史實嚴重不符。正在熱播的【後宮甄執】、【太平公主秘史】以及不久前的【武則天秘史】都惹來觀眾的不斷吐槽。對此,歷史研究者有諸多不滿,本報記者採訪了暨南大學清史專家馬明達,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也曾在【百家講壇】中對武則天有詳細講解,他們稱:一眾編劇在借著歷史的幌子進行胡鬧,明擺著在誤導大家對歷史的認識。不過,也有網友稱:『看電視劇一認真,你就輸了。』 
  策劃:龍迎春 撰文:本報記者 曾俊
  陳建斌在【後宮甄執】中扮演雍正
  雍正很忙 在位13年沒時間管後宮
  正史講解者:暨南大學清史專家馬明達
  戲說:【宮2】中,參與爭寵的主要嬪妃就有皇后、熹貴妃、玉貴人、謙貴人、婉嬪娘娘、雲嬪娘娘。【後宮甄執】中,出場嬪妃更是多得剪不清理還亂,如皇后、甄只使簀、惠儀貴妃、鸝妃、齊妃、敬妃、麗嬪、端妃、淳貴人、祺貴人、瑛貴人、富察貴人、曹貴人。
  正史:歷史裡雍正的後宮其實很簡單、比較乾淨,實際上沒有這麼多的爭鬥。他在位13年,非常勤勉,而且前朝的事情都忙不完,應該沒有時間來管後宮吧。  
  戲說:最近熱拍的何晟銘版『雍正』還安排了吃棒棒糖。
  正史:這個沒有專門研究,棒棒糖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不知道,所以這個細節無傷大雅。  
  戲說:雍正到甄腫〖α羲蓿被『欲擒故縱』的甄值蒼諉磐狻
  正史:清朝是妃嬪去皇帝寢宮。從雍正帝開始,一般在晚飯後,太監呈上綠頭牌,由皇帝翻綠頭牌,由被翻到的這位妃嬪侍寢。這位妃嬪到龍床侍寢後,要離開龍床,爲什麼呢?歷史沒有記載。這可能是:其一,爲了安全,避免皇帝睡熟後遭暗算;其二,爲了健康,避免皇帝夜裡休息不好;其三,爲了『工作』,夜裡侍寢纏纏綿綿,會影響皇帝早上寅時(寅正四時)上早朝。  
  戲說:甄趾凸郡王在圓明園和宮裡多次偶遇、相見,產生情愫,後來甄殖黽沂本齠ㄋ獎肌
  正史:清代宮規森嚴,王爺和妃子是很難見面的,就算參加宴會也是男女分開。就連皇帝和先皇帝的太后、太妃、太嬪們,除生身母親外,要見面也是有嚴格的規定。只有當男女雙方年齡都超過50歲以後才有可能見面。男女授受不親,后妃除了皇帝和太監以外,在宮裡一般是見不到其他男人的。  
  戲說:果郡王與甄稚涎萘艘歡尉瀾嵊摯坦敲心的愛戀,最後果郡王被多疑的皇帝賜毒酒而死。
  正史:果郡王允禮是康熙帝第十七子,比雍正小十九歲。康熙皇帝在位時允禮已經被封爲果郡王了,雍正去世時遺旨允禮輔政,輔佐乾隆皇帝。允禮是在乾隆三年(1738年)死的,年四十二歲。乾隆帝還親自去祭奠。允禮死在雍正帝死後三年多,所以他不可能被雍正帝賜毒酒而死。
  武后很冤 唐太宗被武才人氣死純屬虛構
  正史講解者: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
  戲說:【太平公主秘史】中,唐太宗是被兒子李治和武才人偷情氣死的。
  正史:他們病榻偷情是有根據的,但死因有問題。唐太宗李世民僅僅活了50歲,享國23年,之前比較通用的說法是直接原因是患痢疾,不過也有人認爲真正死因是服長生不老藥所致。也有第三種可能性,【資治通鑑】等記載,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征高麗之戰中因中箭受重傷,久治不愈,加之亂食丹藥導致身體虛弱,遂於三年零八個月之後駕崩。  
  戲說:太宗死後,武才人被高宗李治發配到感業寺削髮爲尼,但始終念念不忘回宮。因爲愛慕,李治才接她回宮。
  正史:武才人有非常大的權力野心,李治其實只是她裙下的一枚棋子,而不是劇中所描寫的單獨爲了男女之情而和李治亂倫的。另外,李治確實有戀母情結,愛上武才人也是在太宗的晚年。  
  戲說:武則天的父親爲救李世民戰死,臨死還說出遺願『最放不下心的就是武媚娘』。另外,唐太宗初見武則天,『小鹿亂撞』欣喜萬分,武氏對李世民說:『我還有個大名叫:武住!
  正史:歷史上武則天父親是個木材商人,不可能爲李世民賣命,媚娘這個稱謂是從她進宮後被封爲才人才有的名號。而『武住痹蚴俏湓蛺斐頻酆蟾自己生造的名字,寓意爲明月當空。  
  戲說:【武則天秘史】中唐太宗死後竟有活人殉葬的情節,宮女們竟被活活釘進棺材。
  正史:中國用活人殉葬確實有過,其事盛於殷商奴隸社會,秦獻公禁止用活人殉葬,到漢代已基本禁絕,用陶俑、木俑代替,漢景帝陽陵有大量木俑就是證明。到唐代已是文明之世,更無用活人殉葬之事。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