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三百年等一回:從【全唐詩】到【全唐五代詩】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1 00:00|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586| 評論: 0|原作者: 吳菲|來自: 中華讀書報

摘要: 【全唐詩】自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年)編訖至今已有 300 多年了。這部長達 900 卷的詩歌巨典,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作為一部 ...

【全唐詩】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編訖至今已有300多年了。這部長達900卷的詩歌巨典,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之重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作為一部由十名翰林以不足兩年時間倉促編修的文獻總集,清編【全唐詩】的缺憾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此書編成未久,著名學者朱彝尊便開列出【全唐詩未備書目】計149種之多,後世總結出其中各種偽舛疏漏之處更是難以計數,歷代中外學者對【全唐詩】所作的補遺、甄辨和研究的文章、著作蔚為大觀。自上個世紀30年代聞一多先生提出最初的學術構想,編修一部新的【全唐詩】已成學界眾望。現在,經過眾多學者幾十年的努力,新編【全唐五代詩】終於即將面世。

311日,【全唐五代詩】主編會、南京大學【全唐五代詩】工作委員會在南京召開『【全唐五代詩】編纂與出版工作會議』,【中華讀書報】作為獨家受邀媒體參加了會議,並就【全唐五代詩】的總體框架、創新與特色、出版進程等話題對部分主編、作者和相關人士進行了採訪。

從清編到新編:

學界的倡導與回應

關於【全唐詩】重新編纂的必要,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韋莊的代表作【秦婦吟】。這首唐代最長的敘事詩通過詩人的親身經歷描述了黃巢起義時的亂世情狀,『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曾盛傳一時。後人將它和【木蘭辭】、【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三絕』,韋莊也因此被稱為『秦婦吟秀才』。然而,後來韋莊撰【家戒】自禁【秦婦吟】,其弟韋藹給他編定【浣花集】亦不收錄,此詩由此湮沒。清末,被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和從敦煌莫高窟拿走的古寫經中,恰好收有【秦婦吟】,1923年伯希和應王國維函請,抄錄巴黎圖書館所藏天復五年張龜寫本及倫敦博物館所藏梁貞明五年安友盛寫本兩種【秦婦吟】卷文,寄回中國。後又經王國維和羅振玉整理研究,國人才得以見到這首失傳了1000多年的歷史名作之全貌。

唐五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極盛時期,詩人星羅棋布。唐代就有多種唐詩總集出現,宋、元、明、清各代,唐詩總集層出不窮。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酷愛唐詩的康熙皇帝鑑於以前的選本『多脫漏,未成一代巨觀』(【御製全唐詩序】),命江寧織造曹寅在揚州設置詩局,主持編纂【全唐詩】,詩局匯集了彭定求、潘從律、沈三曾、楊中訥、汪士f、徐樹本、車鼎晉、汪繹、查嗣、俞梅十名翰林,僅費時17月,便於康熙四十五年編修完畢,進呈御覽。次年,康熙作序並題額為【御定全唐詩】,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厘為九百卷。於是唐三百年詩人之菁華,咸採擷薈萃於一編之內,亦可雲大備矣!』據日本學者平岡武夫統計,【全唐詩】實收詩歌49403首,詩句1555條,作者2873人。

由於急於求成,【全唐詩】的缺漏與粗疏在所難免。據【全唐五代詩】第一主編周勛初先生介紹,【全唐詩】的主要問題:一是未能備檢群書,遺漏了不少詩人和作品。二是考訂不精,重收、誤收現象嚴重。三是編次不當,存在詩人小傳記載不準確、詩句無出處等許多問題。

後來學者有鑑於此,紛紛展開補輯校訂工作。早在17811788年間,日本學者市河世寧就編成【全唐詩逸】三卷,收詩人128人,其中82人為【全唐詩】所無;收詩72首,句279條,亦為【全唐詩】所無。1982年,中華書局將王重民【補全唐詩】和【敦煌唐人詩集殘卷】、孫望【全唐詩補逸】、童養年【全唐詩續補遺】這四種唐詩補遺成果合編為【全唐詩外編】出版,共收詩人935位,其中395位為【全唐詩】所不載。此後,中華書局又約請復旦大學陳尚君先生對【全唐詩外編】進行完善工作,加入其【全唐詩續拾】,於1992年合版為【全唐詩補編】,收錄了相當數量的銘、箴、贊、頌、歌訣和佛教偈頌,遂又新增佚詩4300多首,句1000多條,所涉詩人1000多人。1992年,湖南長沙唐窯出土的瓷器中又發現幾百首唐詩,其中也有不少詩不見於【全唐詩】。

蘇州大學羅時進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清編【全唐詩】的問題,學界早已深知。近現代和當代學人如劉鍾英、劉師培、聞一多、岑仲勉、李嘉言、周勛初、郁賢皓、吳企明、陶敏、佟培基等先生都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先後對【全唐詩】有所批評,提出了重新編纂【全唐詩】的必要性。陳尚君先生和我較早曾經聯名發表過一篇文章,概括出「缺收較多」等七個方面的問題,陳尚君等諸多學者以其豐富的輯佚成果,更從實踐上證明了【全唐詩】重編的必要。這裡我還要特別提到兩位先生,那就是「王全」。「王全」是誰?大家翻開中華書局1960年的【全唐詩】印行本,可以看到前面有一篇【點校說明】,署名即「王全」。其實中華書局並無「王全」其人,這是王國維先生之子王仲聞先生和時任中華書局編輯的傅璇琮先生的合稱。我這裡要說的是,在50年前,相當年輕的傅璇琮和年屆花甲的王仲聞已經鄭重提出:「這部【全唐詩】實有重新加以徹底整理的必要。」可以說,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在重編【全唐詩】上所進行的種種努力,都是對前人的回應。如果說我們已經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今後還可能取得更多的突破,都應該在內心保持對清末以來包括「王全」在內的所有貢獻學識和智慧的學者們的敬意。』

編纂出版工作正加速進行

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講授唐詩課程時提出清編【全唐詩】須從六個方面進行改編。1956年,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時任開封師院中文系主任的李嘉言在【光明日報】發表【改編全唐詩草案】,在學術界引起了熱烈討論,但李嘉言的這一設想在他生前並未能付諸實施。1989年,河南大學召開學術會議,與會學者倡議新編一部唐詩總集,定名為【全唐五代詩】。1992年,周勛初先生接受學界的委託,以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的名義,向全國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申請【全唐五代詩】立項獲准。該項目列入國家『十五』、『十一五』重點項目,編纂基地分設於蘇州大學和河南大學。20115月,主編會考慮到工作需要經立項單位同意,決定將編纂基地轉至南京大學,南大組成了【全唐五代詩】工作委員會,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開始着手初盛唐部分的校樣整理、補訂、出版工作和中晚唐部分的統稿、編纂工作。

近日召開的『【全唐五代詩】編纂與出版工作會議』,則標誌着其編纂出版工作進入了加速進行的階段。與會者包括:立項單位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後期立項資助單位南京大學,編纂基地蘇州大學、河南大學以及南京大學相關機構,出版單位陝西人民出版社,【全唐五代詩】主編會和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作者、編輯共30多人。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主持了會議。南京大學副校長楊忠教授致辭表示,【全唐五代詩】已經列為南京大學『985工程』三期重點項目。古委會秘書長楊忠教授希望南京大學作為後續基地,應群策群力,爭取早日完成這一重大項目。第一主編周勛初先生闡述了後續編纂工作的設想。其他四位主編中華書局傅璇琮先生、南京師範大學郁賢皓先生、蘇州大學吳企明先生、河南大學佟培基先生的代表吳河清教授先後發言,總結了前期工作,表達了協力完成工作的願望。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程章燦教授表示,古典文獻研究所作為古委會的直屬單位,一定配合主編會做好工作。陝西人民出版社宋亞萍總編表示將以高水平、嚴要求做好出版工作。與會作者對編纂體例、底本、校勘、考訂、輯佚、引用他人成果等問題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要求。

【全唐五代詩】的特色與超越

周勛初先生表示,【全唐五代詩】在編纂中,將力求達成唐詩整理的最高水平。他就該書的總體框架從七個方面向記者進行了介紹:

1.纂集全唐五代詩歌(不收詞,對其他韻語、歌訣、偈頌等將審慎收入);

2.運用善本、足本校勘全部唐五代詩人的詩集;

3.重新撰寫詩人小傳;

4.補輯佚散唐五代詩,甄辨重出、誤收問題;

5.為全唐五代詩註明來源出處;

6.按詩人生卒年為序重新編次(生卒年無考者,則以登第年等為序);

7.彙輯成編,編定索引,為相關研究提供重要文獻依據。

另外,因清編【全唐詩】未特別提出五代詩,這次新編對於五代詩予以充分重視,從而為五代文學研究提供更為豐富的文獻。

承擔校勘任務的學者們,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文獻學工作。澳門大學賈晉華教授負責【皎然集】、【歐陽詹集】、【徐夤集】三集。在【<皎然集>校勘計劃】中,記者看到這樣的內容:『茲計劃以【四部叢刊】影宋抄本為校勘工作底本,以明葉氏賜書樓抄本、汲古閣刊本為主要參校本,並校以【文苑英華】、【唐僧弘秀集】、【唐詩紀事】、【唐音統簽】、【全唐詩】等。』其中『明葉氏賜書樓抄本』邊上注有『無』字記號,賈教授對記者解釋說,這個抄本國家圖書館有收藏,但善本複印一頁就要好幾十元,『如果能買到膠片就好了』。校勘【歐陽詹集】所需宋蜀刻【歐陽行周文集】10卷收藏於台灣一家圖書館,賈教授自己購買了全套縮微膠片。

湖南大學劉再華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談到,1990年代,為了編纂【權德輿集】,曾多次從長沙專程跑到北京查閱文獻,就住在中國人民大學招待所的地下室,一呆就是一周。

論及編纂過程,吳企明先生介紹說:自從正式啟動【全唐五代詩】以來,蘇州大學實施了大量的學術工作:一是約請某一研究領域有重要成就的學者擔任編纂工作,比如【李白集】約請了南京師範大學郁賢皓先生,【杜甫集】約請了山東大學張忠綱等四位先生;二是在組織反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了【編纂體例】;三是對四部典籍、佛道兩藏、方志稗乘、石刻碑帖、敦煌遺書及域外漢集進行大規模的文獻普查,共製作了十多萬多張卡片,並寄發給各位作者,為補遺、校勘工作提供了路向和依據;四是初盛唐部分的初審、編輯工作。另外,主編委員會還辦有專門的工作【簡報】,探討問題,加強溝通。

羅時進教授表示:『當時蘇州大學組織進行的文獻普查工作樸實得很,也頗為艱苦,再現代化的網絡環境和檢索手段也無法替代它。說實話,幸虧十幾年前做了,放到現在這種學術考評體制下,是否有人肯去為集體項目日復一日地爬梳,為集體項目鋪墊,真很難說了。』

河南大學吳河清教授說,19941998年,河南大學唐詩室查閱子、集類文獻2000余種,製作卡片6萬餘張,寄給作者。佟培基先生主持了初盛唐書稿、排印稿以及部分中晚唐書稿的審閱。1998年他身患重病,仍堅持工作。

編纂完畢的【全唐五代詩】收錄的詩人和詩歌均將有大幅度增加,質量也將有大幅度提高。初盛唐卷已經進入出版程序,中晚唐部分力爭近幾年推出。南京大學【全唐五代詩】工作委員會徐興無教授表示,【全唐五代詩】的編纂將廣泛使用豐富的紙本文獻、出土文獻和電子數據庫,充分吸收古今中外關於唐詩的學術研究成果。【全唐五代詩】是在對已有文獻進行校勘、整理和研究的基礎上,重新編纂一部大型的文獻典籍,是基於學術研究基礎上的高水準、集大成的文學總集,可與此前出版的【全唐五代詞】、【全宋詩】、【全宋詞】、【全宋文】、【全元戲曲】、【全元文】等大型文學總集構成中國古代文學總集系列,為中華文化傳承與研究提供更好的文獻基礎。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