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圖書館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東京審判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31日在此間舉行。雙方將在已有基礎上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建、成果共享。 東京審判自1946年5月開始至1948年12月宣判終結,歷時2年半之久,其間共開庭818次,庭審記錄長達49000頁,文字達1000萬,419人出庭作證,出示法庭證據4336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宣讀判決書8天之久,吸引了20萬旁聽者,其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 擔任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的 本次雙方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具體內容包括:雙方在『東京審判』文獻史料徵集、整理與研究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優勢互補、合理分工、資源共建、成果共享;共同申請國家及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門設立的重大課題,以及國家和教育部設立的學術研究平台,合理分工,協力完成;聯合舉辦有關東京審判的研究論壇;聯合舉辦面向公眾,特別是面向青少年的報告會;合作創辦學術年刊。 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表示,館內收藏有大量有關『東京審判』史實性資料和學術研究著作,包括美國戰略情報局和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報告、美國國務院特別機密檔案、美國國務院核心機密檔案、英國外交部機密文件、聯合國有關戰後審判的決議、日本內部事務文件、登載了中外相關媒體報道的民國報刊、戰後繳獲的日本滿鐵株式會社檔案等,是與日本侵華戰爭和戰後審判最密切相關的一手研究資料。上海交大在歷史學、法學、國際關係學等領域具有優勢,在東京審判的研究上也居國內前列。 他指,中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最大的受害國,亟待對東京審判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收集、精心整理和深入研究,以還原歷史真相,教育後人。 周和平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H的子女梅小侃、梅小H,中國檢察組首席顧問倪征燠的女兒倪乃先等人見證儀式。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