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3月27日電 (記者 劉可耕)『正確信仰缺失、價值觀錯位,是導致一些人迷戀奧修的「靈修」而誤入歧途的重要原因』。
27日,剛剛在台灣參加完『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僧伽論壇』返回福州的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大和尚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本性大和尚指出,當今社會上出現『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消極現象。這種消極現象衍生的,是拜金、縱慾,從而毀棄倫理、踐踏道德,必跌入泥潭而迷失自我。 本性大和尚稱,近年,一些所謂的『靈修』活動在中國內地悄然興起,趨之者眾。這些『靈修』場所,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有的甚至是個陷阱,只是斂財騙色之所。更有甚者,實為邪教聚落。
他說,早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當時的古印度就有類似思潮,即『順世派』,是佛教極力批判的『六師外道』――六種異端邪說之一。 所謂『順世派』,當時印度的阿夷多翅8226;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in)與廣智(Barhaspatyas)是思想主將。其否認因果輪迴、過去未來,提倡及時行樂、滿足欲望。認為只有享受於財富、美色,放蕩、狂歡才是生命與生活的唯一真諦。因其順應世俗趣味,故謂之『順世派』。佛陀斥之是既荒謬混亂又害己害人的斷滅論。順世派並沒有因為佛陀的極力反對與批判而滅跡,而是於印度若隱若現地繼續流傳。 『近日,有報紙報道說,某地某靈修場所,不為靈修,只為其他。我看了之後,心情難過。想不到,2500年前佛陀極力批判的異端邪說,到今天還有市場,還在啟動禍端,傷害世人。』談及此事,本性大和尚十分憤慨。 本性大和尚介紹,根據報紙報道的內容分析,報道中說的那些『靈修』,實為順世派的遺毒。順世派在當代印度有個臭名昭著的門徒,叫阿恰裏亞8226;拉傑尼希,生於1931年,死於1990年。由於家境殷富,又頗有才氣,還一度任教大學,在印度也算小有名氣。他心血來潮,致力『靈修活動』,在印度與世界各地創立『靜修中心』。後來,他的『靜修中心』被人告發,實為坑蒙拐騙又黃又毒的窩點,為此他差點坐牢。由於名聲已壞,他便改名奧修。近來,報紙報道的『靈修』,多尊此人為教主,可見其『靈修』內容之一斑。 本性大和尚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民生豐足,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社會與個人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由於過度強調經濟、物質,致使人們一度陷於身心靈的矛盾體中,靈魂、心理甚至身體因此而失去了平衡,從而扭曲、畸形。因此,所謂的『靈修』等就成了人們的選擇方式之一。 本性說,民眾對身心靈的修煉有所需求,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因此,全社會要坦然地去面對。關鍵是,要杜絕違法的『靈修』場所。 同時,應驅邪扶正,挖掘發揚主流宗教文化中優秀的積極的普世價值,包括倫理、道德、濟世、為善,乃至身心靈的修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