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新【西遊記】已在沸沸揚揚的熱議聲中落下了帷幕,該劇由慈文傳媒出品,張紀中擔任總製片,播出期間一直穩居各衛視收視前列。新【西遊記】因在故事改編、人物塑造、台詞設定、化妝特效上的創新致使『鮮花與板磚齊飛』,同時引發對名著翻拍的新思考。綜合大家的觀點:『台詞穿越太現代』、『神仙妖怪賣萌』等聲音頗大,也側面反映了新【西遊記】融入時代元素面臨的翻拍之重。名著翻拍到底該不該世俗化?該劇出品人馬中駿表示,每個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應該烙下時代的印記,觀照當下這是名著翻拍的價值所在。 台詞現代 神妖人性化 已然收官的新【西遊記】引發的全民熱議至今未停,或贊或彈,該劇成爲了龍年伊始抹不去的螢屏回憶。『不靠譜的都長三隻眼』、『你算術老師死得早了』、『自古老牛都愛吃嫩草』、『最厲害的武器是圈子』、『公主你說得真對呀!有的時候啊,這人還不如妖!』等台詞風靡網絡,變成口口相傳的經典段子。網友評論:『台詞媚俗』、『討好年輕觀眾』、『現代化太刻意』等不時見諸媒體。 同時,新【新西遊】塑造了一個個顛覆老版的神妖形象:孫悟空哭泣撒嬌,唐僧力辯群雄,豬八戒成了世俗小人,沙和尚冷麵腹黑,連天庭眾仙都爾虞我詐,妖精也比拼後台。然而,此種創新也未能完全『討好』觀眾,從『賣萌』、『雷人』、『惡搞經典』等評價可以看出網友的不留情面。新【西遊記】融入時代元素的創新之舉接受了市場考驗,雖有肯定之聲也不乏批判之音,眾說紛紜無定論。有網友疑問:名著翻拍到底應不應該加入時代元素?所謂的世俗化應該提倡嗎? 名著翻拍需掛鉤現實 出品人馬中駿坦言,『鮮花與板磚』的局面恰恰驗證了新【西遊記】創新的不易,但無論這種創新遭遇怎樣的質疑,都應該肯定它的意義。『【西遊記】經歷了幾朝幾代人的解讀,深入中華民族的血液,在如此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如何進行創新,這本來就是個難題。新【西遊記】在思想與劇情上都忠於原著,在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基礎上融入了當代的文化價值觀,所以才有了評論所說的世俗化解讀。』 網友列舉了新版【西遊記】中『世俗化』的創新,『取經之路即消除心魔的過程』、『辦公室人際關係學』、『男女情感學』、『厚黑學』等都在其中。如此世俗解讀名著應該嗎?張紀中的答案是肯定的。『名著之所以爲名著,就是因爲它有常看常新的永恆魅力,不要問可不可以世俗化,而是一定要世俗化。這裡的世俗是指觀照現實,烙下時代印記,刻下當代價值演變,只有這樣,名著才能與現實掛鉤,引起共鳴,發揮它的社會意義。當年吳承恩老先生用文言文寫下巨著【西遊記】,用意應該也是這個。新【西遊記】作出的創新,也是爲了達到這個效果。』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