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胡亞妮 鄧萬里
『這是一個改寫歷史的重大發現,改變了史學界一直以來認爲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定論。』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慶福在考證完城步古苗石刻後對本報表示。 3月4―5日,李慶福與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紹平、湖南省文物局的考古專家等一同來到湖南城步縣白竹山寫滿『天書』的現場進行考證。 專家組發現,石頭上刻的方塊文字在字形上與漢字、女書等都有些相似,文字之間夾雜圖案或符號,但沒有標點標註,同時還有一些字形似篆非篆、似漢字非漢字的文字。李慶福確認該地區發現的12塊古苗文字就是失傳兩個半世紀的城步古苗文字。他表示,現在初步認定這些苗文石刻是清代乾隆年間留下來的,石刻上的古苗文應是古苗民或苗民起義軍在某些重大事件或宗教活動中的祭祀物品單。
李慶福說:『湖南江永女書只有五個筆畫,而通過現場對古苗文的辨認,可以肯定苗文不止五個筆畫。』他目前正在根據【峒溪纖志】等書籍中對苗文的記載,來研究苗文的創字規律、文字筆畫,稍後再根據研究出來的規律對石塊上的苗文進行翻譯。石塊上到底記錄了苗族怎樣的信息,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據湘西苗族古歌【在中球水鄉】和嶽麓書社出版的【城步苗款】以及清代、民國時期的文獻記載,苗族確實有自己的文字,並得到過廣泛的流傳、使用。但後來因清朝政府的鎮壓和對苗文的徹底禁錮,苗文的使用、流傳遭受毀滅性打擊,幾近消失。李慶福指出,一直以來,苗族有文字只是個傳說,這次找到實物印證了。這是迄今爲止國內最大規模的苗族文字發現,對研究我國苗族文化有著重大意義。 據悉,湖南省文物相關部門已對古苗文石刻群採取了緊急保護措施,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即將進行,苗文研究整理、破譯工作隨即也將展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